,非但要跟你父明说,还要重罚。”
羽恒羞愧道:“先生放心,本公子以后不再肆意伤人。”
廖先生听后道:“望你们可以成为同窗之友,回去吧。”
这时,羽恒等三人也一同回去。
此后,羽恒、布奇、何新三人与柏风成为挚友,勤而好学。羽恒因其父之志,另请李武师在家中学习武艺,因羽恒习武心切,不重基本功,而空喜好招式,故而李武师只教其招式,让他好好练习。而柏风一放学就回家给母亲帮忙,做些重的体力活,有时也会去郁雪家里帮忙,郁雪很是感激,平淡地生活又多了一份希望。郁雪空闲时教风如何吹笛解忧,柏风欣喜笛声中所包含的窃窃私语。
五年过去了,柏风站在河边对郁雪说道:“我立志像父亲那样报效御林,以卫家园。你呢?”
郁雪笑道:“我只愿我爹健健康康,一家人幸福地生活。他虽有些残疾,不过最近已经可以在农田里干活了。行动虽然比较慢,看他对生活有信心,我也比较高兴。”
柏风听后便作一舒展动作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说:“伯伯能克服残障,依靠他强大的毅力,太好了,呵呵如天下不再有纷争,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多少美好!”
郁雪听后也躺在地上,说:“恩,天下能太平最好了,家家户户过着特别幸福,亲人团聚。快看,天上有一群大雁正在飞去。好美的景色啊!”
柏风笑着说:“恩,好美啊。”
郁雪突然起身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只见她从腰边取下一竹笛,对着风说:“我这阵子新章了一曲,取名为《御林曲》,我吹给你听。”
柏风听了很欣喜,说:“吹来听听!”
只见郁雪吹着悦耳的笛声,与周边景色融为一幅绝美的画面,呈现在柏风眼前,柏风站起望着郁雪的身影,第一次觉得郁雪好美。
郁雪见柏风眼睛一动不动,吹完了便说道:“怎样啊?我这曲子。”
柏风惊叹:“哇,太美了,教我怎么吹。”
郁雪大笑:“好,我教你这曲子怎么吹”
柏风在郁雪细心指点下,慢慢掌握要领,试吹起来,见柏风学曲挺快,郁雪便在一旁欣赏。
就在这时,羽恒与方晴来了,还有布奇、何新、姜福随后。
“你们两也太悠闲了吧,这么好的景色也不叫我们几个来,”方晴笑道。
“你们来得正好,听听柏风吹笛曲吧。”郁雪指着柏风道。
“呦,柏风还会吹笛子,不错哦,吹来听听。”羽恒惊讶地表情。
柏风试着吹了起来。
“我怎么听起来怪怪的,还是我不会欣赏?”布奇边听边对何新说道。
“像是刚学的。”何新偷笑道。
“我觉得很好听,哈哈。”姜福不以为然,一边赞叹道。
见郁雪望着柏风,方晴在边上偷笑:“肯定是你教的。”
郁雪微笑着点点头。
这时,柏母来了,见大伙都在,说道:“正找你们呢,原来都在这,太阳快落山了,都上我家,伯母做好吃的给你们吃啊。”
郁雪:“哇,伯母你真好,又可以吃伯母做的饭菜了!”
这时大伙一起去柏风家,只见一桌的素菜糙米饭。
羽恒道:“我家每天都是大鱼大肉。”这时方晴踢了下羽恒的腿。
羽恒夹了一块吃了下,突觉得味道非常,便问:“伯母,这是什么,这么好吃啊。”
柏母道:“这是芋头,边上那边是土豆、萝卜,呵呵,今天刚摘的,很新鲜。”
姜福:“我们乡下人在家都吃这些,你看我嘿嘿!”
郁雪笑着说:“阿福,你吃慢点。伯母就是手艺好,你看阿福都吃成这样子。”
大家都笑起来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这时,柏母从屋里出来,大伙吃完就纷纷向柏母告别:“伯母,谢谢你款待。”
柏母笑着说:“恩,下次再来。郁雪跟我来屋里一下。”
听完郁雪就进屋。
柏母手上拿着一份包裹说道:“郁雪,我还热了一份,你带回去给你爹尝尝。”
郁雪说:“伯母,这怎么好意思。”
柏母道:“你跟柏风从小一块长大,你很懂事,你从小无母亲在身边照顾,我见你就跟亲生女儿一样,伯母这还有一支玉钗要送你,等你嫁人的时候戴上。”
郁雪这时抱着柏母,眼泪直流。
这时,柏风进屋,道:“你们怎么了?”
柏母道:“没事,你送郁雪回去,这包裹你拿着。”
柏风道:“好的,郁雪我们走吧。”
在路上,郁雪说道:“伯母对我太好了,还送了我一支玉钗给我,说等我出嫁的时候戴上。”
柏风一见那支金钗,笑着说:“给你就好好收着吧,我母亲自己都舍不得戴。可知我母亲很疼你哦,哈哈!”
郁雪听后,说:“柏风,你有个这么好的母亲,真羡慕你。”
柏风笑道:“你可以常来我家,她每次见你来都很开心。”
郁雪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到郁雪家。
只见郁父在劈木材,郁雪道:“爹,这是柏母给咱的,还热着,你吃吧。”
郁父道:“我还没吃呢,那就不客气了,恩,味道不错。”
柏风见郁父吃得这么香,很是高兴。
郁雪便拿起玉钗到屋里藏起来。
郁父吃完后,便说道:“柏风,听说你父亲从军这五年已经升为御前大将,真了不起。只是要小心糜荀这个人,此人表面忠实,内心却”
柏风回道:“自父亲从军,就没空回来,每每都是写信,伯父今日之言我记下了,改日我会写信告诉父亲。”
不久,柏风便回去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孩童慢慢地在成长。
第二章 青涩童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