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能知秋,有的人一叶却只能障目,不仅要人与人区分,更要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区分,有一殊异,或许结果便会迥然不同。
此为学常识,其二也。
司马有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盖天人古今,即指上二者之分,余者深浅远近短长之思之学,皆在此中。前事为实践之学,常识为理论之学,而前事之究,归为理论,常识之来,源自实践,此为学之不可分二者矣,故邓公有言先知,后生常叹之,每遇事后思更觉其先贤。
学前事,归为理论,学常识,用于实践,学者非单单记忆套用而已,故有活用之学,有死书之说。予与培正探之,姑妄言天下多学子皆不知学之何谓学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尽此中真意,然学之思非用于学之问,最终要归于现实,有这种反馈的能动之力,方有意义之说,答案用于现实,思考方法用于现实,分析归纳总结运用,皆为学之能逮,至于有所逮而有所不逮,则可以之分之会不会学,知不知何谓学。
故学有术道之分,道纵其本,术缘其末,而有之不学有术,有之学而无术,何者?不知何谓学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将学只拟作自身“学生”身份之本分,划分其运用范围及时间,其余时间则脑思混沌,自读不来这篇浩浩文章;而便非学生,能将这种能力化为一种本能,而此亦确乎人所本能也,方能不学而有术,方能不证而行天下立伟业。之难乎?难于单修学业安分至毕业拿证甚矣!予观世人常以盖茨、伯格为学而无用作论据,其岂不学?学甚于尔等多矣!庸者常以小例而无视众学而成矣之人,不过以之作己懒之藉也!此类乎人,非曰妄与盖茨之类比,比之广学而寡术之毕业子众,亦有多不如也。
今师道贩知识,学者著论文,阳春甚矣,被污亦甚矣,予应余培正之邀,有所慨叹,因之成文。
一五年叁月末
a
a
理论研究的一些成果——原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