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鸡笼由柳枝编制,大红鸡冠从柳枝栅栏间隙伸出啄食吃。
令狐文远观察着,养鸡不是让鸡在地里跑来跑去的吗?怎么用笼子圈起来?是新的养殖方法吗?
不是令狐文远笨,他是高高在上的门派少掌门,实在不懂农业。
一个妇人出屋门,看到了奇怪的令狐文远,看到他一身的修真衣服,看到他直勾勾看鸡,以为他饿了馋了,修真弟子可是百姓的守护者,哪能让修真者饿着啊。
“大兄弟,饿了吧?快进屋歇息,给你做饭吃。”
“啊,谢谢大嫂,我不饿,请问为何用笼子养鸡?”令狐文远回过神来。
“笼子养鸡效果好,数量多出栏快还不累。”
看来新的养殖方法也是修真弟子推广和普及到这的,鸡多了蛋就多,鸡蛋鸡肉可以丰富百姓的餐桌,吃的好了身体就好,就会有幸福感了。
“大嫂,请问你有几个孩子?”
“五个娃娃,大的十二了,小的也两岁了。”
“大嫂,还需要我们做点啥吗?比如盖房子。”
“不用不用,前两年你们帮我们盖好了,日子都过好了,不用担心我们,倒是你们成天在外面跑,也不讨个媳妇传宗接代。”
令狐文远干咳两声,这考察的也太好了吧,调研了半天就属修真者生活最差了,没有老婆也没有家。
总不能给百姓解释修真者不需要媳妇不需要家吧?令狐文远尴尬着告辞,走访下一家,有一个老汉在家。
老汉家还真有困难,大儿子不肯种地,已经跑到曲县当了一个工匠,说要取一个城里的姑娘,不想回农村住。
老汉还有个十五岁的小儿子,两个小闺女。老汉担心已经小儿子也跑了,闺女嫁人,就剩老两口咋办呢?
这个问题令狐文远还是搞不懂,家中无男丁,女大不中留,应该怎么帮助老百姓啊?
修真者不是万能的,令狐文远挠挠头,放下这个令他困惑的问题,接着问了一些没营养的问题,有没有有肉吃?房子够不够住?生病了有没有医生?
全村子的百姓都考察了,基本上生活都不错,衣食无忧,每年都有生育,人口存活率高。
百姓的困难千奇百怪,有想学习的,想当官的,想当兵的,想当工匠的,想开飞空艇的,就是没想当农民的!
令狐文远摇摇头,搞不明白,老百姓吃饱喝足了就为何不想种地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老百姓丰衣足食了,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修真者无欲无求怎么会明白老百姓的想法。
令狐文远离开梅村,施展缩地术风驰电掣,离开梧州进入贵州境内,绕过城市,来到稍偏远点的农村,收了法术,看清楚这里是一个山崖地形。
贵州多山,此处叫雷藤崖,山下有茶园,河谷两侧有上好的红土梯田,梯田下去平原地段有遵义县城,这一地区富饶美丽。
令狐文远羡慕的看着这一片山山水水,比修真根据地条件好太多了,羡慕也是白羡慕,总不能跑过来占领吧。
雷藤崖上有个积云洞,洞口有妖法掩盖,一般人看不见,洞里有个大妖,是个青牛精,是仙界牛魔王的徒子徒孙,使一条镔铁棍,力大无穷。
令狐文远收了法术的时候,超级高手的修真之气惊动了妖怪,它推开翠云狐狸精,纵起妖云在崖头观看。
一个修真者在游山玩水,身上有强大的道家力量,激起青牛精的好胜心,原来它的妖法基础来源于道家三千功法,所以想比试比试,平时的狐朋狗友都使些花拳绣腿,没有真本事,有本事的妖怪谁肯陪你个傻帽练武功。
令狐文远顺着山路找村子,突然一个黑面牛鼻子的丑八怪跳出来拦住去路,再仔细看看,丑八怪头上还有两个犄角,不是牛精是什么!
青牛精摆个造型,亮一个相说:“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钱!”
令狐文远也是醉了,妖怪还劫道?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令狐文远也不搭话,跟一个傻帽妖怪有什么可说的,弹出一把飞剑,捏起剑决,一剑飙喉而去。
青牛精战斗经验不足,使了个闪避神通才躲开,大喊一声:“来的好!吃我一棍!”
剑来棍往,一人一怪杀成一团,论功力青牛精略胜一大筹,但青牛精也不是第一天当妖怪,抓个寻常百姓吃了就吃了,这样的修真高手通常都是躲避开的。
令狐文远打又打不过妖怪,跑又跑不掉,妖怪又是个大傻子愣头青,只会抡起大棍乱砸,这哪能打着以“独孤九剑”闻名天下的令狐文远了。
正打的不疼不痒,又一股妖云飞来,令狐文远提心吊胆,暗道不妙,这朗朗乾坤,哪里这么多妖怪横行霸道?神仙哪?也不来管一管!
妖云一散,一个黑衣老者出现,用一根降木杖挡住镔铁棍,令狐文远放心了,是天岗手下的黑风老妖。
“牛兄弟,怎么敢打我的先生!”黑风老妖呵斥。
青牛精显然地位较低,收了铁棍说:“大哥,我们是切磋武艺,并无生死之战。”
黑风老妖冲令狐拱拱手,转向青牛精说:“此事不怪你,我要去森林里打架,你来给我助拳。”
青牛精说:“老祖宗有令不得下山。”
黑风老妖摆明了忽悠:“闷在洞府,枯燥无味,不如随我打打杀杀,才显兄弟的英雄手段。”
青牛精脑子不够用,支支吾吾地说:“我有洞府,如何能擅自离开。”
黑风老妖哈哈大笑:“兄弟眼拙,想那翠云如何能与姑苏白狐媲美,如今胡樱大妖也跟我们同行,你还不跟我走,等待何时?”
黑风老妖赶时间,不再废话,妖云一起跳上空中,青牛精贪图风流快活,早把祖训忘在一边,纵起妖云跟着走了。
令狐文远快快离开,心想以后走县城大路,再也不想跟妖怪打交道了。
一路速行,这天来到南陵县,赤日骄阳燥热难耐,路边农田干涸,山坡焦黄,堰塘干了,这是大旱的现象。
附近村庄的农民从山谷挑水,村屋菜地还有点绿色,有衙役发放赈灾的粮食,看来遭遇旱情有几个月了。
令狐文远走到县城门口,有县衙布告说:“不论当官当差作军作民,若有人能使老天降雨,本县衙将以重金酬谢。”
令狐文远跟着百姓看热闹,耳闻目睹,对南陵县有了一点了解。县官狄维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从不走邪路,起坏心,这几年把南陵县治理得民风淳朴,社会风气极好,百姓都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谁想到天灾流行,气候无常,从春天到夏日,三四个月不下雨,方圆数百里寸雨未下。
令狐文远跟着一帮社会贤达来到衙门,没想到这些人对衙役说:“两江有一个郭天师,道行高强,名声在长安传遍,如果能请天师来我们县的祠庙里求雨,只怕象翻手一样容易。”
令狐文远大跌眼镜,什么年代了?还相信道士求雨之法?
一会衙役出来,捧着个托盘高声说:“狄大人说不方便出面,前各位老先生自行请天师求雨,大人自己赏银百两助各位成功。”
令狐文远摇摇头,看来乡野愚昧之风气还需要改正,修真界确有镶雨之法,妖族也有呼风唤雨之术,但是大旱或大涝都是天灾,谁敢逆天。
令狐文远走大街小巷,百姓说什么的都有,终于听到十几户破落人家要逃荒,男女老少七八十个,因为要背井离乡了,女人们哭娃娃们闹,男人们垂头丧气。
令狐文远看到领头的是一个黑瘦老叟,过去稽首说:“老丈,贫道有理了。”
黑瘦老叟见一个仙风道骨的修真中年人,赶忙说:“道长无须多礼,有什么事吗?”
令狐文远说:“吾观妇孺哭泣,有悖天理,贫道好打抱不平,所以想问问我能帮你们吗?”
黑瘦老叟合掌说:“罪过!罪过!都是我们大人的错,连累子孙,更惊动道长。老汉宗族陈氏,溺爱两子终成祸害,得县令仁慈发配西疆为囚,吾家财产赔付受害乡邻,然乡邻依然恐惧,伍长劝我们举家搬离,故土难离,所以哭闹,有劳道长关心,罪过罪过!”
令狐文远一甩拂尘:“无量天尊,可有亲戚投靠?可有生计?”
看看修真者的境界,何时何地都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
黑瘦老叟也被感动死了,抹了眼角说:“多谢道长关心,我们想去樟州,听说那个地方收留百姓,给吃给喝给房住。”
令狐文远说:“此去樟州四五百里路,你等老幼如何能去?”
黑瘦老叟说:“不怕,有人去了,说一月就能走到。”
令狐文远留下散碎银子,黑瘦老叟千恩万谢带着族人走了。
晚上一路急行,趁着月光考察农田作物,稻谷长势蔬菜种类,再看看农田水利。路过村庄,还查看鸡鸭牛羊养殖方法。
一路狂跑,终于来到独孤城了,先拜见独孤晋,禀告独孤峰的困难和想法,独孤晋没有表态,毕竟造反是逆天而行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令狐文远又去拜见独孤懿,与独孤信家书。
独孤懿请令狐文远坐下,打开书信:“父亲大人阅:两年多未见,甚是想念,儿不能尽孝膝下,常担心父亲身体。
樟州公务繁忙,儿修行困难,功法不降反增,不知何故也?
近日心念动荡不定,夜夜思念父亲,盼父亲来樟州陪伴儿子。儿信叩拜。”
独孤懿看完,慢慢折叠信纸放于怀中珍藏。
“谢谢贤侄,你一路奔波劳累,就此安歇,待明日无事再回。”
令狐文远施礼称谢,独孤懿出门去见独孤晋。
独孤懿行弟子礼说:“师祖,我想去帮我儿,以解思念。”
独孤晋说:“甚好,汝明日等一人同往。”
独孤懿说:“谢师祖,弟子遵命。”拜而退之。
晚上,月光如水,独孤晋来到天阙庵,跪拜轻轻地说:“曾孙晋拜见太祖婆婆。”
天阙庵门阵法波动,独孤箜篌的身影出现。
“何事惊慌?”
“族中秀女婵,饱读诗书,秀外慧中,我欲配与长安楚乔,请太祖婆婆责罚。”独孤晋上次知道了楚乔要当驸马,非常不甘心。
“命里无有莫强求。”独孤箜篌淡淡的说。
“何为命也?不畏生死,抗命又何妨?”
“还有何事?”
“有孙独孤懿去樟州,请太祖婆婆同去。”独孤晋慢慢的说。
这就不按常理出牌了,脱离了独孤箜篌的认知了,无法计算未来会发生什么了。
“去南方?你们准备舍弃独孤城吗?”独孤箜篌疑惑的问。
“不会放弃,是想在南方筹备未来,婆婆是家祖,以后儿孙去南方的越来越多,需要供养家祖。”
创新总是有新的生命力,独孤箜篌茫然失措,这不是她看到的天机。
“吾每年要祭祖,相隔千里如何祭祖?”
“道可道,非常道。祖在心中,道亦在心中。”独孤晋大彻大悟。
独孤箜篌心若神电,片刻便说:“明日可行。”
独孤晋跪倒行礼说:“谢太祖婆婆。”
新的一天又来临了,大家都很忙,独孤城忙什么,樟州忙什么,藏南忙什么,长安又忙什么,花开好几朵,各自表述。
第一朵,独孤懿和独孤箜篌去樟州。
第二朵,令狐文远带秀女独孤婵去长安。
第三朵,魏天岗龙女去林芝。
第四朵,独孤城征兵。
第五朵,太子拉拢楚乔。
要知天岗去林芝如何了,且听下回分解。
消息各位亲,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么么哒!
(本章完)
第3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