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封国的良王许秋此时正暴怒不已。良王宫中一股压抑的气氛,让宫内的人喘不过气来,做事皆小心翼翼的。许秋独自在书房中生着闷气,地上一片狼藉,书房中的陈设东倒西歪,杂乱不堪。想必是刚刚发了一通怒火。在得知德仁帝下令让太子监国后,他便将自己关在了书房中。直到傍晚,才从中传来沉重的声音,对门外的侍从道:“将楚执宰请来。”
楚执宰就是楚放,如今他已是良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执宰了。许秋召见,他便放下了手中的事匆匆的赶来。他已知晓许秋发怒的原因。于是在书房前深呼了一口气,推开门进了去:“臣楚放参见大王。”
“哦。楚大夫来了。先找个地方坐下吧!”许秋听见了开门声,无精打采的抬起了头。
楚放看了看狼藉的地面,苦笑道:“臣还是站着回话吧。”
“今父皇已令太子监国,此事你可知晓?”
“此事臣已知晓,想来大王发怒就是为了此事?”
“正是如此,不知父皇是怎么想的,竟然令许然监国,可恨孤王被分封在这偏远之地。得到消息后事情已成定局。不然必好好的向父皇劝诫一番。”许秋咬着牙恨恨的说道。
“大王何必发怒,此事对大王来说乃是喜事啊。”楚放躬下身,笑着说道。这让许秋摸不着头脑,忙问道:“喜从何来?”
“大王莫急,容臣慢慢将此中之事说与您听。”楚放站直了身子,面含笑意,从狼藉的书房中找了椅子,在许秋对面坐了下来。慢条斯理的道:“先前臣曾进言,大王欲问鼎至尊,必须得除掉太子。如今此事已有了开端,太子今以弱冠之龄监国,正是施展满腔抱负之时一个人手中若是有了权力,就很难再放下了。像太子这等人物,手中有了权力,就会想要更多的权力。太子欲要更多的权力,只能从圣上的手中抢夺。但今上还在君位,身体康健,执掌大权二十几年,怎会放弃。太子与今上现在虽和睦,但只要时间一久,必会为手中的权力一番争夺,由此君臣不和,父子失心。此事对大王乃是喜事,大王又何必忧愁呢?”
许秋并非愚昧之人,听了楚放的解释就明白了过来,他看着被自己折腾一团糟的书房,苦笑道:“先生若早来一步,孤又何必如此失态。”
太子与良王此时都有各自的打算。各诸侯国主也都各有各的小心思,太子监国,说明德仁帝在位大郑的未来做准备了。各诸侯国主纷纷猜测是不是德仁帝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自知命不久矣,才让太子监国,而德仁帝则依靠往日的威严为太子震慑住大郑朝中的二心之徒,为太子登基做准备。于是纷纷派出探子往洛京中打探消息。待探子传来德仁帝身体依旧康健的消息后,各诸侯国主有的上折力挺太子,有的则缄口不言,还有的则上折劝太子还政与德仁
第十一章 波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