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一十三章 有心[2/2页]

娇术 须弥普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可旁人做不来的,并不代表他张瑚做不来!
      他在赣州也修了福寿沟,很是知道当要如何管理如此庞大之事,无论人员、财物,都甚是熟手。
      他本是阁门舍人之子、太后堂弟,有他出头,又正值这个千载难逢之时,天子虽未落定,可十有八九要由太后垂帘,谁人胆敢不给几分薄面?
      一旦京城里头服帖了,京畿二十余个县镇,他号令一出,谁敢不从?
      只要下头县镇把堤坝都修稳了,京城里头把沟渠都修通了,即便不能治本,保得城数年安稳,实在并不困难。
      有了如此把握,他才会这般出头去求了这项差事,趁着地冻未化,早早筹备人力、物资,等到一开春,正好行事,绝无半点耽搁。
      等到立下了大功,京城之谁人还敢多言?
      届时趁势转官,好生再显一番身手,等到一二十年之后,自家正当时,弟弟也已经起来,纵然父亲老去,太后垂帘不再,也自能岿然不动,正为策!
      先皇已去,新皇未接,便是朝臣担忧外戚太盛,内外不能相联,也拿他没办法了。
      只是样样都算得细,唯有一桩,眼下新皇未定,宫甚乱,可张家到底是皇亲,不能置身于外,显得太过冷漠,还是得时常探视。可父亲远在赣州,京城里头只有一个不懂事的弟弟,除却自家,这事别无他人可为。
      此时为了遮掩颜面,还要借了弟弟的手,实在有违他素日秉持并行事,叫他如同嚼了只活生生的臭虫一般,那一股虫尸臭浆在嘴里钻来涌去,怎的吐都吐不出去。
      他忍了又忍,越想越梗,终究还是过不去这一下,见前后并无行人,只有两个带路的小黄门,索性不再往前走,寻了个一旁的大石,坐在头干咽了好一会,等到终于把那股不平之气压下去了,方才又起身而行。
      这一回去探的却是魏王。
      只是赵铎沉疴未愈,不便见客,幸好张太后不放心儿子,特安排了心腹过来帮着打点。
      那宫人看是张瑚到了,小心接了他送的礼,自言定会转给正主云云。
      张瑚在宫待了这半日,总算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他老想着德殿的张太后,不知对方究竟会不会准了自己所求,偏又不好去催,只能吊着一颗心回了府。
      新月初生,张府已经点起了许多灯笼。
      东南方向的一处小院里,则是早早燃起了好几根白蜡,映得一室甚为亮堂。
      张璧蹲在地。
      他身后围着好几个仆妇,人人面都挂着纠结之色,不知是前拦着的好,还是由这位祸主自行自乐的好。
      张瑚进门的时候,正正见得这个场面。
      张璧一手一身的白色粉末,脸则是不知从哪一处蹭了几团黑黑的东西,一双手颇为卖力地在面前的铜盆里折腾。
      一看是在胡来。
      只到底是自己弟弟,又自小得意,难免不叫他多心疼几分,张瑚虽然烦躁,却还是勉强压下心不耐,前问道“这是在做什么?白日间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了吗?”
      张璧听得声音,仰起头来,见是自家兄长,倒也露出了个笑,道“我在给大哥做了元宵!”
      张瑚听得一愣,脚下已是前两步。
      果然那地摆着几个小碗,里头一碗黑,一碗红,一碗白,还有一个方才被人挡住了的大碟子,头放着或大或小,并不怎么成形的元宵。
      “我今日课极听话,先头做了功课,也温了书,晚间吃了一大碗饭,只是听说大哥去了大姐姐那一处,半日也没有回来,我回在季姐姐那里做了元宵,已是十分会了,现在做给你吃。”张璧细声细气,话说得倒不快,还带着小孩子特有的天真,偏偏是认认真真的模样。
      他指着面前那两个小碗道“大哥不爱吃甜的,我叫他们拿了咸肉同冬笋来。”又指着另一碗道,“大姐姐也是累的,我做了芝麻元宵,明日叫人送去。”
      张瑚顿时心甚慰,只觉得今天没有白跑,这弟弟没有白疼,面也松了下来,笑着前道“做成什么样子了?煮了来我吃一碗。”
      又道“你大姐姐不好吃糯米的,免得要积食。”
      下头人连忙去煮了一小碗来。
      张璧不肯假人之手,做个元宵如同做耍一般,面是自己团的还罢了,最多是不怎的成型,馅竟也是自己调的,张瑚一口下去,咸得舌头都要腌得硬成火腿,眼泪也险些流出来,偏那张璧还睁着一双大眼睛,甜甜地看着他,又积极指挥一旁的丫头“再去煮一碗大的”。
      纵然有张瑚拦着,隔日宫人来看张璧的时候,还是被闹着把元宵带回了宫。
      张太后昨日遇得烦心事,一日一夜眉头也没松开,此时却难得地笑了起来,骂道“这猴子!”
      崔用臣也笑,道“这是心时时挂着太后,方才如此呢!正是张小公子会做出来的事情!”
      又道“可不好吃的……”
      张太后如何肯,道“煮个样子好看的我来吃一口。”
      果然吃了一口。
      那料下得足,芝麻也没磨细,糖放得很多,不过张太后年纪大了,很是能吃甜,倒觉得正好。
      她吃出了味道,便把碗放下了。
      收了弟弟的东西,自然想起了同个府做兄长的那一个。
      她暂时把心从只会惹祸的儿子身挪开,放回了两个争气的堂弟身。
      “崔用臣。”
      她开口叫道。
      崔用臣躬身道“太后有何分派?”
      张太后沉吟了片刻,问道“你观瑚儿素日所为,若是去管京畿治水,行是不行?”
      前日张瑚请差的时候,崔用臣也在,他跟着张太后多年,深知对方性情,是以说话也无什么顾忌,便道“大公子一心为太后分忧,只是年纪轻了些,若是主持京畿治水,怕是书会有微词,可若是辅佐他人,更不妥当……”
      张太后并不置可否,只慢慢道“新出之犊,到底锐气足些……难为他有这个心。”
      本书来自

第八百一十三章 有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