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收到了许钧通知的乐毅知道庞函想要回国救主,与庞函始终在小心周旋的乐毅这一次可真没放过他,下了血本追在庞函的屁股后面咬,仿佛是一条闻着了血味儿的猎犬。
尽管如此,庞函的军队也比廉颇完好的多,听了廉颇的遭遇,庞函也十分的震惊,因为他自己假使在当时请情况下,只怕也会做出和廉颇一样的决定。
燕国,真的是一位顽强而可怕的劲敌。
因此庞函再看向李文的时候,目光就多了几分探究,与其说他痛恨李文不如说他带着几分的惺惺相惜,只是他很清楚,绝不能让李文活着回到燕国,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而燕军士兵也很清楚自己已经站在了死亡的边缘,不过那又怎么样?自己杀死的赵军士兵早就超过了十个指头能数的数,够赚了!
残阳如血,赵军举起了弓箭,等着庞函手挥下的信号,他们也不需要再问李文有什么样的决定,因为她眼中闪烁着绝不屈服的光芒。就在这时,邯郸的大地再次颤抖,黑压压的韩国士兵如潮水一般涌来,瞬间就包围了城外的廉颇。为首一人并未穿着盔甲,他抬起俊秀的双眼,一副商量的姿态慢条斯理的对城上的庞函说:“不如让我们交换一下可好?”
廉颇一脸震惊的看着带领着韩国军队的魏白,谁也没有考虑过,懦弱的韩国会趁机来赵国捣乱,大家都认为,即便是有人想要参与战争,也一定是去燕国找找赵国吃剩下的肉渣子,毕竟进攻赵国他们讨不到多少便宜。
而魏白却带着韩国的军队杀到了赵国的国都,廉颇知道这一定是魏白在捣鬼而绝不是韩国大王做出的决定。
“你们上了这个无耻的燕国人的当了!”廉颇愤怒的大喊:“你们不要相信他!韩国大王绝不是喜好战争的人!”
韩国士兵知道廉颇说的是自家先王,但他们懒得和廉颇解释,因为魏白带着他们一路杀来,他们在赵国抢了多少好东西他们心里清楚,连燕国这只小分队都能攻上赵国的城头,更别说是自己了!
廉颇看韩国士兵的眼中只有贪婪与欲望,心一点一点的沉了下去。
庞函再不愿意李文活着也不得不用李文来还回廉颇的生命。而韩国军队当然不愿意白白放赵军回城,毕竟他们会是自己攻破赵国城墙的有力阻碍。
但魏白愿意用自己的指挥权来交换李文的生命,对于韩国各位将军来说,听从一个燕国人的命令让他们憋屈极了,看在他纵容劫掠,强忍焦急从不催促的份上才勉强服从于他,既然他愿意滚蛋并且不染指邯郸城里的财富,那韩国的将军们也愿意做个人情。
毕竟城上被围的可是个女人呢,嘿嘿嘿。
看到李文安全,缩在赵国军队中的田光默默收起了他手中藏着的短匕,此时他还不适宜现身跟着李文离开,那可能会暴露他刺杀赵何的事情,只能回头再找机会脱身。
……
如果楚国人愿意老老实实的遵守范雎提出的,少抢一点,只抢小镇,绕开城池这样的方针,那估计魏国人的怒火也不会如此熊熊燃烧。
但范雎是算计人心的大师,他早就估计到楚国人肯听约束才有鬼。抢劫嘛,既然辛苦的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了,不多抢一点实在对不住自己的小命,因此楚国的军队见魏国防御松散,因此下手越来越黑。同时,被军队将领扣下作为私财的赃物越来越多,因此楚国的高层并没有发现军队的行为渐渐脱离了控制,越跑越远,越杀越多,渐渐的连魏国的小城也不放过。
而范雎又派人刻意将自己的身份透露给了魏齐,上下一起拨撩,果然撩的魏齐火冒三丈。
执行任务的探子从魏国回来,顺路还雇佣了一个老太太说是范雎的母亲。范雎借机告假说要把母亲安置在郢都南方的乡下,黄歇的亲信秘密跟在范雎的后面,他要摸清范雎母亲的居住地点,防止范雎可能的背叛。
结果这位亲信自然是看到了一场自导自演的刺杀绑架,范雎和母亲都被神秘的黑衣刺客捆绑着塞进了一辆装着粮食的车里,向着北方去了。
甭管之前黄歇信任不信任范雎,此时他都表现的痛不欲生,因为他痛失了一位人才,所幸有更多的人愿意填上范雎的位置,并且将锅甩给了魏齐,这才让黄歇看起来感到好受了一些。
付给那位老妇应得的工钱以后,范雎懒洋洋的瘫在粮食车上,一边慢悠悠的往燕国走,一边在心里默默的盘算应该再给谁的背后捅上一刀。
整个战国因为赵国和燕国的战争,被搅合的一塌糊涂。
二一五 混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