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九一 揭幕[2/2页]

丛台乱 海参公公千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算见了血,等再次上战场的时候,这些还活着的流民民夫就有了一些除了干活儿后勤以外的其他用处。等这些争抢粮食的流民们打完了架,士兵们才开始上前割下人头记录军功,这些争斗中被打死的赵国流民自然也成为了军功的一部分。
      村子里跑不动的的老人和小孩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纷纷被砍下了头来充军功。妇女就更惨了,不但要洗衣服做饭来服侍这些杀了自己亲人的暴徒,被蹂躏到不成人形以后还会被斩下头颅去充数。
      高高的山上的烽火台起了作用,起码燕军在赵国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起码已经准备好了战斗。赵军包围了城墙以后,就开始例行劝说城内的守军投降。
      如果守将是曾经的赵国人,被无双从云中带到燕国的,那赵军将领就劝他回归赵国,毕竟大家都是赵国人,投降不杀并且赵国还给予重赏。
      而如果守将是燕国人,赵军就劝他们就地起义,反正燕国此时的大王也是个霸占了燕国领土的家伙,你们也没有为她效力的必要,投降吧!
      这些临近燕赵边境的小城突然面对铺天盖地的赵军也很慌的,因为守城的将军都心里清楚,北方的边境正在被东胡入侵,赵国此时趁火打劫,必然是势在必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只有少许的几位燕国将领最终决定投降,反而来自赵国的将军没有一人投降献城,甚至无人突围逃走。
      其中一个燕国的小将军叫做秦峥,他也算是燕国名门之后了,他父亲已经去世,他从小被他父亲的下属带大。带大秦峥的人被急令调走去了北方,临走前举荐这秦峥暂时掌管这座城的军队,
      这人临走前仔细的嘱咐秦峥,要他一定守护好城池,保护城内外的百姓。
      但秦峥站在城头上,看着周围一望无际的赵国军队,内心有些恐慌,他知道燕国的军队已经调往北方,即便是有人回头来救自己,只怕这么小的城也撑不到援兵。
      “准备挂出白旗吧……”秦峥对自己的下属说:“我们不要做无谓的抗争了,打不过的。”
      下属皱起了眉头,但他想到秦峥年纪还小,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因此劝说道:“将军,不战而降太影响您的声誉了!这是您的第一场战争啊!我们一定可以护着您突围的……不要怕……”
      “我不是怕死!”秦峥的声调陡然上升,他不能接受有人看轻了自己这件事说道:“我的声誉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我希望能护住城中的百姓,我不想让他们受到伤害!他们是无辜的呀!”
      秦峥的属下一脸匪夷所思的看着秦峥,但秦峥看他还欲讨论,直接绕看了这位属下叫另一人去执行他的命令。
      攻击此城的赵军没想到只是喊了几嗓子,劝降就进行的如此顺利,看着这座城直接挂起了白旗。城上的可爱小将军还要赵军答应他不伤害城中的民众。
      赵军从没见过如此幼稚可笑之人,自然是满口答应,要啥答啥,但为了防止其中又诈,要求秦峥带着所有士兵出城。
      秦峥看赵军答应了,喜滋滋的命城中士兵整队准备出城,他的属下急忙拦住他不让他出去,说赵国人一定是在欺骗他。秦峥才不相信呢,他在小的时候,也遭遇过一场战争,当时燕国国内打得不可开交,直到现在的燕国大王从赵国打过来,才算事好了一些。
      因此在秦峥的心里面,赵国的军队都非常可爱,根本不伤人民分毫。
      下属想不明白这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执拗,因为人往往都只相信自己见过的东西。秦峥虽然骁勇善战,心中也熟记兵法,但他并没有真正的打过仗,只是因为他是秦开的后裔,被调走的将军也没想到赵国会来这样一城突袭,还以为自己的安排能让他成长起来,希望他能早一些扛起秦家的大旗,撑起秦家的荣光。
      结果看样子是拔苗助长了。
      赵军见到秦岭乖乖的带着兵都出了城,本以为有诈的将军,一看这些士兵连武器都不曾拿,就眉开眼笑了起来。只见这手无寸铁的小将军走上前,慷慨激昂的对着自己讲了一车什么杀我可以不要动我城的百姓之类的屁话出来。
      赵军将领白得了一个城呢,因此也由得这小将军开心就好。
      会发生这种事情,大概只能怪无双之前砍贵族砍的太爽,燕国因为没有贵族出来碍手碍脚发展的很快倒是没错,但是遇到现在这种情况倒是凸显得民众和决策者中间出现了真空,因此尴尬了。这城中要是能有几个明白事的贵族,或者战争能够再晚发生几年,让燕国的人培养出能够填补这些真空的人擦,绝逼不会让这秦峥干出这么智障的事情。
      赵军把出城投降的燕军控制好,就冲进了城里,不抢劫是不可能的,不把男人抓去当军奴是不可能的,不奸女也是不可能的。
      从城中抄出的粮食武器大大的丰富了赵军的补给,但是赵国军队并没有找到他们心心念念的火药丸子。

一九一 揭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