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苴是家里的小儿子,未来父亲死了,他分不到什么家产的,只能依靠哥哥生活。虽然他哥哥人不错吧,但人活着总是要靠自己。行商虽然是贱业,但白苴此行只是手持齐国公主的手令开道压阵,就当跟着商队学习了。
有阿大在,公孙璇嘱咐白苴不要收太多的商人一起走,万一遭遇楚国人,还能凭借健马甩掉追兵。等商道走熟了,阿大离开以后,再用公主的名义招揽附庸的商人,反正齐国公主名下的商队,一般人也不敢将他们怎么着。白苴晓得轻重,一一点头记下。
这个年代,藏私房钱是不被允许的,普通的一个农民,他一个人能耕种的地是有限的,但他多生几个孩子,孩子长到五六岁就可以帮忙干农活了,而家庭增加一口孩子的饭只不过是煮粥的时候往锅里多添一瓢水罢了。但是孩子长成一个劳动力的时候,作为父亲就可以剥削这个孩子的剩余劳动价值。当这个父亲所有的孩子全部长成壮年劳动力以后,这个家庭因为能耕种的地越来越多,因此这位父亲能够剥削更多的劳动剩余价值,他的家庭逐渐变的富裕。
父亲有儿子,儿子有孙子,在国家政令畅通,风调雨顺的时候,这个父亲可以养活自己的下一代,那么就将儿子孙子组成了一个稳固的小家庭,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就是社会稳定最小的组成部分。
而等父亲死掉了,儿子们瓜分掉父亲的财富,重新开始一轮新的剥削。虽然这需要非常理想的生存环境,但多子多福还是此时广大人民群众最基础的愿望。
而世家与宗族,不是是放大了的小家庭罢了。
白苴和无双约定,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分红,年年寄存在宋谦那里,直到自己分家以后,再来领取。看着白苴骑着马跟着阿大走远,无双才对宋谦说:“原来觉得这娃二呼呼的,没想到也这么会为自己打算。”
宋谦笑了笑说:“其实都是被逼的,他在白家的日子,也不一定比您好过太多。”
无双耸了耸肩,这就是为什么封建社会总在强调君权,父权,和夫权。不把人都洗了脑,还怎么愉快的剥削与压迫呀。
有了琴传回的消息,匡章和田单知道了“随着楚王去燕国”的阿大回来的消息,他还帮着无双做起了生意,估计是楚王在燕国安顿了下来。听到楚王安好的消息,匡章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虽然知道这楚使来着不善,但幸好楚王他已经逃走了。
楚国的探子被一窝端了,因此楚王和楚使对临淄陷入耳聋眼瞎的状态,直到这些探子被齐国驱逐出国境,楚王才发现这事儿有点儿不对劲,再派人手去齐国探查,连阿大也不见了踪影。
白苴带着齐国的商人们从赵国与匈奴的边境,用海盐和丝绸贿赂了当地的一些匈奴商人,弄了几匹匈奴的小公马。这马性情暴烈,不服管教,若是煽掉,就是极好的军马,但白苴知道种马的重要性哪里舍得,飞鸽请示过无双以后,在赵国北方的坝上草原建了个马场,生下的小马驹煽掉之后再贩卖回齐国。
五十 买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