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生荀况是赵国人,他的家仆从邯郸赶来临淄给我们送年货,比预计时间早到了五日有余,原因是黄河封冻,可以直接从冰面行走过来。我认为,黄河能冻到行车马的程度,除了今年天寒之外,河道淤塞水浅而缓也是一个原因,待春季黄河冰凌顺流而下,可能造成严重春汛。且今年天旱,至今未下雪,如有水汛,很可能跟着就是蝗灾。”
“我的天哪,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学了这么多年,今天却要听一位稚童论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一位中年人发出了嘲讽。
荀况认得他,当年在孟子门前索要财物的,就是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就想站起来和他大吵三百回合,但是匡章早就防备荀况的炸毛,直接一把抓住荀况的后颈领,将他按在了原地。
“看您的衣着,一定是一位儒门的大师吧?”无双并没有发现她的先生被匡章像摁猫崽子一样,被摁在了原地。
“没错!”这位师兄和无双一样脸盲,不记得对方是自己见过的人。
“不知道您是否读过《列子》?”无双又问。
“我当然读过,又不似你是个稚儿。”
“既然这位师兄不似我是个稚儿,怎么还不如我读过《两小儿辩日》?孔夫子都不曾轻视稚儿,怎么这位师兄觉得自己比夫子还厉害呢?”无双反问他。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荀况放声大笑,看无双怼人,可比自己怼人还要舒爽。
将这位师兄怼下去,并不代表无人继续质疑。
“不过是天冷了一些,您就危言耸听说要发大水,您有这功夫怎么不去帮田文去和姜家吵架?”这位一看就是姜家党羽的附庸。
“就是,王宫大殿之上,相国与姜家争论不休的事情,说给我等有何意义呢?您是孩子不好开口,难道您身后的匡先生这位大将军不敢向大王进言,指望我等不成?”而这位觉得与儿童争论比较跌份儿,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比较出名匡章。
“就是就是,不知匡先生危言耸听,可有事实证据?”人怕出名猪怕壮,匡章还一句话没说,就被人拎出来当靶子。
无双默默站起,将几卷竹简一一拿起,边翻检边说:“三十年前,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春汛连着蝗灾。还有二百一十年前,春汛……在这里…嗯,还有这些,这些是一位黄河边小官吏记录的黄河水情,到十年前,一共记录了二十二年。十年前,他发现河水冰冻,因此反复预警春季凌汛无人回应。最终他被诬陷渎职被杀害,因此记录戛然而止与十年前的二月。”
听了无双的话,广场上的各位集体陷入沉默。
“这位小官吏的家人死的死,卖的卖。她的女儿沦为我的奶娘。她哀求我一定要想办法,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不想再看一次满目疮痍,饿殍遍野的惨状。”
大家听了无双讲出的琴家的惨事,不禁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殿上仍在争论要不要治理黄河,因此昨天匡先生去面见大王,我去通知姜君。依我看,如果灾难真的有可能发生,那现在治理只怕也晚了,因此我才想到将这件事告诉大家,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无双一边说,一边将竹简分给大家传阅。
“诸位,大冷天将大家聚集在一起,不是为了别的,黄河沿岸有肥沃的土地,居住着数十万普通百姓。他们是人,是鲜活的生命,是一个又一个家庭,而不该是政治博弈的棋子。”
“我即刻动身,去亲自查看黄河冰冻情况。”墨家巨子对大家一揖,带着弟子们先走了。
墨家宣扬兼爱,非攻,但他们只是嘴上说的温和而已,实际上却是非常擅长攻守城防,制作各种攻城器械以及机关术的。
因此,论起水文地势器械工程,稷下学宫中没有一位能比墨家巨子更擅长的了。他的话,可比无双他们翻出的史料令人信服。
“现在动手已经晚了吗?那我们能做什么呢?”一个人问到。
“只要开始做,就永远都不算晚。我到认为大家不必急这一时,等巨子回来,他会带来更正确的消息。”
二十 动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