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吼道。
“赔钱!”
“赔钱!”
此刻,这群人意见一致、异口同声的喊道。
阳松反倒笑了,嚷道:
“静一静!听我说!
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咱们脚下的这块地方几十年前还是荒无人烟的一片沼泽、湖区,咱们江口村、河口村、沙湖村村民也都是1954年长江大洪水之后才逐渐从l县、a县、黄县等附近几个县甚至是我们麻县迁来的,距今也不过年的历史。年,也就一代半,可有人说他家祖宗几代都埋在这里,那埋在他老家祖坟里的人又是谁?”
底下的人个个张口结舌。
“但这里确实有一些坟墓,有多少呢?我告诉大家,总数是7个。三个村中,沙湖村最少,94座。”阳松继续道:
“我们让他们永远离开这个水窝子,不让他们在九泉之下还要经常遭受水灾,把他们迁到黄麻嶺,是为了让他们永世安宁,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永受保佑,这难道不是一件积功积德的大好事吗?更何况我们马上要在赤松嶺、黄麻嶺修建革命烈士陵园,能够让你们的先辈们和革命烈士们长眠在一起,享受后人的凭吊,这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啊!你们听了谁的谣言和唆使,来阻扰这件对大家、对你们子孙后代都有好处的事呢?”
底下鸦雀无声。
“大家别听这子胡说八道,还他妈革命烈士陵园,狗屁,做梦呢吧?要不是那个老石头,那里就是他妈一个乱坟岗!”
又是那个五、六十岁的老头跳脚嚷道。老头老太太们听了,又是一阵骚动。
“你们知道齐战吗?”阳松高声问道。
“知道啊,革命家,开国元勋。”
“齐战?这谁不知道,老帅啊。”
“既然你们大家都知道,那我就请你们看一样东西好了,看我是不是像那位老人家说的在欺哄你们。”
阳松说着,头也不回的向后一招手,身后的刘洪来连忙递给他一副书轴。阳松将丝带解开,轻轻一抖,一副苍劲有力的大字展现在人们面前:
曾台乡革命烈士陵园齐战19八7年9月
“呀,还真是的咧。”
“快看,齐战老帅的字!”
阳松点着那个带头的老头,笑道:
“老人家,您过来看看吧,看我是不是在放狗屁?这上面可有齐战老帅的印签哦。”
“哈哈”人群里响起一阵笑声。
“轰隆隆”、“吱”!人群后,响起一声刺耳的刹车声,胡建雄跳下摩托,急急忙忙挤进人群,冲带头的老汉嚷道:
“叔,怎么又是您在闹呢?”
胡建雄向阳松弓了弓腰,道歉道:
“阳,书记,我来晚了。您先…歇会,工作我…来做。”
说着,跳上石磙,扯开嗓门就是一通吼,竟然一点都不磕巴:
“叔子伯爷们,你们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怎么我们老胡家祖宗几代人都埋在这里了?那我们每年回a县给谁在上坟烧纸钱呐?我不知道又是谁给你们灌了啥机把迷魂汤,但你们每家每户自己心里都有本帐。咱们沙湖村,还有江口村、河口村,人均五、六亩地,年成好的时候,一亩地一年能收个二三十块钱,年成不好的时候,像今年,本都回不来。十年里倒有七八年闹水灾,我们在这里落户几十年了,有哪一家是靠种田富起来了的?”
293、前仆后继 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