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84、大河之殇 四[2/2页]

杨槐柳 阳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他和几位专家最为用心,每到一处必定要极尽周详的不耻下问。今天又见到水道试验站这么个庞然大物,心里更是震惊和羡慕不已,不由问试验站工作人员道:
      “请问你们这个试验站政府一年拨给多少经费?”
      “1亿美元。”
      刘茂华暗自咋舌。省防指一位老专家问道:
      “既然你们的堤防、航道、船闸甚至船队的尺度标准都是统一的,做到了系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不仅能提高大坝防护水准和河道航运效率,而且便于维护,那为什么近些年特别是197-1975、1979,19八连续五次发生了大洪水,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呢?”
      负责给代表团解说的试验站工程师笑道:
      “先生,您说的是两个概念。我们各项标准的制定,是根据一百多年的水文资料制定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当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那也意味着洪水超过了历史,属于人力不可抗拒,以后我们会根据水情的变化再对标准不断的进行调整。这与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并不冲突。”
      老专家不依不饶:
      “那是不是说,一旦洪水超出了这个标准,你们就不再努力、放任自流了?”
      工程师迟疑了一下,马上答道:
      “是的,在标准之内,我们竭尽全力;超过标准,即意味着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和控制范围,只能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损失。
      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相同,都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资料制定了不同的防洪标准。比如rab,他们对特别重要城市的防洪要求是防00年一遇洪水,重要城市是防100年一遇洪水,一般城市防50年一遇洪水;而印度要求重要城镇的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对农田的防洪标准一般为10~0年一遇洪水;
      澳大利亚农牧业区的防洪标准则只是要求防~7年一遇洪水。
      我们美国主要河道堤防和水利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参照标准是197年洪水,堤防标准比197年洪水大11~八,也就是相当于100~500年一遇的洪水。经过60年的建设,我们虽然离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但实际上还有许多河道都未能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所以,我们还在努力。”
      众人看着眼前硕大的沙盘模型,联想起每年数万、数十万民工奋战在中国母亲河黄河、长江大堤上那种震撼人心的壮观场面,各自若有所思。而刚刚经历过防汛的阳松更是觉得受益匪浅。
      参观考察完试验站,代表团的行程也宣告结束。

284、大河之殇 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