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68、英灵列阵 四[2/2页]

杨槐柳 阳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阳书记,我今年四十八了,在曾台乡工作快三十年,当民政办主任也已七年;七年时间,我一直包红星村和红军壩村,陪过不少领导来过这两个村,但在这里过夜的,你还是第二个。”
      阳松听的又是一愣,问道:
      “还有一个是谁?”
      “熊少华书记。”
      阳松愣住了。
      晚上,两人邀请红星村支书皮文军和红军壩村支书皮文亮在红军壩村村部里搭了几张木板,躺在上面聊了半宿。床底下,燃着几根用毛纸、草药自制的粗长的蚊香。
      第二天天刚亮,阳松照例早起,在场地上练了一趟拳,就着黑不溜秋的馒头,喝了两碗玉米粥,在红军壩村支书皮文亮的陪同下,向赤松嶺爬去。
      爬到半山腰,见一坎一坎的坡地上长满一人高的野树杂草,阳松好奇的问:
      “这应该就是农业学大赛那会儿开垦的梯田吧?怎么全都废弃了?能不能种些经济作物呢?”
      皮文亮苦笑道:
      “一是没技术,二是没资金引水、购种,三是没销路,哪个能种?哪个又敢种?阳书记你来时也看到了,就我们进出这山路,再好再多的东西它也运不出去呀。所以,柑橘、橙子、板栗这些东西即使种了,也就自己和亲戚们尝尝,不能当饭吃的。”
      “嘿,那边还有好多大树,还有一座石头屋呢,我们过去看看。”阳松手搭凉棚看向远处,惊喜道。
      “哦,那是老石头的房子。他肯定在屋里。”
      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皮文亮边走边介绍道:
      “老石头本名皮石头,红军壩村人,1914年生,199年参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参加过。因伤残和文化水平不高,在省粮食厅休养了两年,后来老人实在是闲不住了,坚决要求回老家种地。
      195年老人回来后,就在这山上自己盖了间石头屋住下,成了家,养了些鸡、猪,种了些果树,大部分时间就是搜集、整理红军、解放军战士的遗骸,维护他们的坟墓,这一守,就是5年。时间一久,人们忙于搞运动,熟悉他的老干部都被打倒靠别站,慢慢的人们就把他忘了。
      农业学大赛时,有人想毁掉这片树林、平掉这些坟墓,老石头急红了眼,门口扯起一面挂满勋章的旧红军军旗,光着膀子,露出满身的弹痕、伤疤,端着一管猎枪,要和那帮人拼命。乡里、县里才又记起了这位老人。从此,没人再敢打扰他,打扰这些长眠在地下的英灵。
      近些年,老两口年纪大了,腿脚上下山不方便,在乡、县工作生活的儿女们要把他们接下山照顾,老石头坚决不肯走,说死也要和他的战友们死在一起;孩子们拗不过他,只好让他一个人留在山上,隔些日子就来看看他。”
      三个人走了大半个时,皮石头的故事讲完了,他的家也到了。皮文亮大声喊道:
      “石头叔,乡里阳副书记、民政办龚主任看你来了。”
      “我活得好好的,有儿有女,有吃有穿,没事看我干什么?多看看山上这些牺牲了的人,再看看山下那些还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比看我强一万倍!”

268、英灵列阵 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