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07、目标确定 四[2/2页]

杨槐柳 阳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一是增长速度快。从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四龙”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这种速度和持久度都是全球罕见。
      二是出口扩张迅速。举例说明:
      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八0年为1970年的1倍;韩国19八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4倍;新加坡19八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0多倍。
      各位,这个数据令人咂舌吧?比第一组数据还要惊艳!
      但在这组数据背后的一个现象,我相信你们会更感兴趣。
      四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是哪里呢?是消费水平最高、购买力最强的美国?还是欧洲?”
      在众人疑惑目光注视下,程志斌颇有点自得的自问自答道:
      “不,都不是,而是我的祖国,中国!
      中国大陆197年与美国改善关系后,特别是197八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工业产品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对外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逐年飙升,大陆沿海各港口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四龙开始全方位进军中国大陆,使其工业品成品、半成品出口量日益猛增,它们的长期繁荣实质上与开始拥有中国这个市场密不可分。
      就我个人判断,这种狂飙猛进的势头还将延续至少十五年!”
      约翰海萨尼饶有兴趣的打断程志斌:
      “程,你怎么会有这么个结论?”
      程志斌笑了:
      “教授,还是让我用数据来说话吧。
      197八年,中国人均gd156美元,韩国是1400美元;去年中国5美元,韩国1八0美元;相隔都在十倍左右。
      15年后,到000年,我们的目标是人均超过八00美元。离韩国虽然还有很大差距,更不能和美国相比,但您要看到,它的人口基数不是台湾的000万,也不是韩国的八000万,而是十亿!
      教授,这还不够吗?无论是哪一种博弈,其核心都在于人,不是吗?”
      约翰·海萨尼陷入了沉思。其他几人也都若有所思。
      程志斌笑了笑,继续说道:
      “‘四龙第三个共同点,是经济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咱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61年的474降为19八年的19,工矿业从165上升为;中国台湾农业比重从195年的57降为197八年11,工业比重从179上升为40。和发达国家日益迫近;而香港与新加坡则从转口港变成工商业城市。
      四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这个有目共睹,我就不多说了。
      五是失业人数减少,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八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与欧美等国相比较为平均。
      接下来,咱们再来探究一下‘四龙飞速发展的几个共同因素,我和阳松都觉得极为有趣,相信大家也会感兴趣的。”
      约翰海萨尼笑道:
      “今天你已经成功的吊起了我们的胃口,快说说你你们的研究成果,我们都翘首以盼呢。”

207、目标确定 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