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博大不计名利的人,才构建了这所学院、这个学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啊。
他不再争辩,只是眼角含泪,对着几人,深深地弯下了自己的腰。
领了编改任务后,阳松走出了教学楼,手里又多了一份清单,那是朱明近老师重新又给他列的一份书目。
拿着这份书单,阳松觉得心里火热滚烫,一种说不出的冲动与渴盼强烈的在他心里回旋。再过两个月,朱老师就要出发到美国做学者了,这是朱老师要求阳松在他学习一年半的时间内必须全部研读完的书,期间,他还将从美国给阳松寄一些最新出版的书籍回来,并希望能与阳松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
不知不觉,阳松走到镜湖边丹桂园里,随意找了个条椅坐下,身体前倾,双肘连膝,双手托腮,两眼紧盯着平静的湖面,思绪如氤氲的水汽,慢慢向上升腾,一时间不知飘向何处。
美国?求学?一个十分遥远而缥缈的梦境慢慢的在他脑海里勾勒出虚幻的几笔,若隐若现,直到一股丁香花般的清香沁入他鼻子里时,他才蓦然回过神来。
不用回头,他已知道,是古婵娟来了。心里嘁笑:自己什么时候也学会“闻香识女人”了?
“来了?”阳松淡淡的问,并没有回头,依旧保持着那种坐姿。
自从入校以来,古婵娟几乎每天都会与阳松“邂逅相遇”,每次碰见了,她都要甜甜一笑,黄鹂般清脆的叫一声“阳哥哥”,后来得知阳松竟然比她还几个月时,才改口称“阳哥”。久而久之,在图书馆、阅览室这两个阳松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人们会发现,阳松身边从此多了一位巧清新的女生。
古婵娟极为淑静,走路轻巧如猫,几乎听不到她的脚步声;
她也从不多话,往那儿轻轻一坐,便安安静静地看书、做笔记,往往一坐就是几个时,中途偶尔起身几次,也是来去无声;即使有什么问题要问,也是拿笔端在桌上“嗒嗒”轻轻敲打几下,或在阳松胳膊上轻轻捅一捅,将沉浸在书本中的阳松惊醒,然后,用两个手指尖压着,将一张写着问题的纸条朝阳松面前轻轻推过来。
阳松十分享受这种美人相伴读书的愉悦,时间一长,竟已习惯了。
“你怎么今天没去上课?我看见‘老输他们都去教学楼了。”古婵娟轻声问道。
“哦,这些课程我基本上都已经学过,有不懂的地方也都找老师请教过了。”阳松回答道。
古婵娟惊讶地看着阳松:
“看来别人说你是”神童”、”书痴”还真不是假的?都怪我。”说着,脸上、眼里都是满满的歉意。
阳松陡然放下托腮的双手,坐直了身体,奇怪地问道:“怪你?怪你什么?”
古婵娟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有意不再我面前提这个事,但我早就听匡志华老师说了,去年,要不是因为救我,你肯定能考上北大清华,可现在”说着说着,眼里一点泪光氤氲而起。
39、成功义卖 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