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冉也被晃得困意来袭,将下巴搭在背包上,沉沉地闭了眼。
      车停的时候,宋冉才醒来。
      李瓒把卡车挡板拆下去,一跃跳下车。一众士兵纷纷鱼贯而下,跟下饺子似的。半米多高对他们来说丝毫不成问题。
      宋冉走到车边,李瓒站在下头望她,说:“包给我。”
      “挺重的。”她细声提醒。
      他很轻松地接了过去放在脚边,问:“自己能下来吗?”
      “能。”她蹲下去降低重心往下跳,他见状还是伸手握住她手肘,托了一把。
      “谢谢。”她落到地上,把背包背了起来。
      他们到了郊外的一处村庄。
      一部分村民逃难去了。大部分人祖辈都生活在这儿,又穷,走不掉。
      这个时节,山里的麦子成熟了。大片大片的金黄色铺满山岗。几株橄榄树点缀其中,像是这片土地上的守望者。
      地雷区在山区一处洼地里,几天前有农家去收麦子时踩着地雷,死了一对夫妇。是反叛军被击退时埋下的,政府军忙着打仗,没人手清理。
      小分队的任务并不是清掉山里所有的地雷,那样工作成本太大。他们要做的是给附近的居民开辟出一条安全的路,其余地方竖上危险标识即可。
      士兵们拿上探测器,很快就分散到山坡上,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探测排查。
      杨队交代宋冉,别走他们没走过的地方。
      宋冉点头表示谨记:“我一定小心。”
      李瓒从一旁走过,听到这话回头一瞥,淡淡说:“我们出事是壮烈牺牲。宋记者出事是杨队失职。”
      杨队笑起来,说:“听到了吧?”
      宋冉小声:“知道了。”
      排查地雷是一项相当繁琐且极度枯燥的任务。每个士兵在各自划分的片区内小心翼翼翻开地表的杂草灌木,让探测器扫过每一寸土地,半寸不能遗漏,半点不得马虎。
      近四十度的地表高温,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的重复运作,疲乏程度可以想象。
      宋冉架了摄像机跟在后头拍摄都有些吃不消,好在她只需要抓一些镜头,其余时候能去树下休息会儿。
      跟拍时,她尽量不打扰他们,拿录音笔做语音记录时也极力压低声音。
      天地间一片静谧。
      上午十点二十分的时候,有一处探测器警报响起,士兵a检测到地雷了。
      宋冉离他很近,立刻上前。士兵a却朝旁边喊了声:“阿瓒。”
      李瓒就在附近,很快走过来。
      宋冉调了下镜头,只见一株野生麦子的根部拉着一小段金属丝,离地面几厘米高。
      “是颗绊雷。”士兵a对走来的李瓒说。
      李瓒蹲下,轻轻拂开它周围的泥土,没一会儿,地雷的金属外壳显露出来。圆圆的,直径大概二三十厘米。
      宋冉好奇,问:“什么是绊雷?”
      李瓒答:“就是绊到了就爆炸的雷。”
      宋冉:“……噢。”
      宋冉还想问什么,但看到他开始剪线,就闭了嘴。李瓒拿军刀拆掉绊索,为保险起见,又拆了引信。
      士兵a在一旁帮忙拨开土壤,拿军刀把地雷撬出来。
      “小心!”李瓒忽然摁住他的手,沉声道,“底下还有颗手雷。”
      “我去!”士兵a吓一大跳,手臂僵直,一动不敢动。
      宋冉也紧张极了,却不知为何并没感觉到危险,反而聚精会神盯着看。
      李瓒缓缓托稳了地雷底盘,说:“你松手。”
      战友慢慢松开手,全部交给李瓒处理。
      宋冉保持着高度警惕,轻轻蹲下去,将镜头对准地雷底下,就见泥土里还藏着颗圆滚滚的黑东西。
      还要靠近,镜头没掌握好距离,触了触李瓒的手。
      宋冉:“……”
      李瓒抬眸,她嘴巴抿得跟蚌壳似的,一副知了错的悄声表情。
      他说:“你还在啊?”
      “不然呢?”
      “以为你吓跑了。”
      “……”她嘀咕,“小看我。”
      “不敢。”他说。
      宋冉听言,偷看他一眼,他已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微锁着眉,检查底下圆滚滚的东西。
      她稍稍把镜头拉远,问:“那是手雷?”
      “嗯。”李瓒漫不经心应着,压低了脑袋往里头瞄,判断情况。许是想起宋冉在拍摄,他手伸进去指着手雷的柄,多解释了一句,“这地方原本有个保险销,拔掉了。现在手雷握柄被地雷压着。一旦移开上面的地雷,就会爆炸。”
      “好险。”宋冉轻叹,紧张地问,“那要怎么处理?”
      话音未落,就见李瓒手伸进地雷底下,握住手雷的握柄将它拿出来,递到她面前:“喏。”
      宋冉:“……”
      就……这样?
      她窘着脸,问:“不会爆炸么?”
      “除非我松手。”李瓒说着,松开了捏着握柄的食指。
      “呀!”宋冉大惊失色,吓得一个后弹。
      但手雷乖巧宝宝似的安静在他手中——他松了食指,可中指跟站热搜榜。
      宋冉的名字也见诸新媒体,接受了几次采访;甚至还有畅销图书策划人向她发起邀约。
      但比起工作上的风光,宋冉更关心的是六月下了一整个月的雨。不知是否因为漫长的梅雨季,她近来心情异常的低落。工作时还好,一下班就提不起精神。尤其是晚上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能发呆很久。
      好在节目的火爆让加班量剧增,她没有太多时间管理那梅雨一样窒闷的心情。
      一个附属衍生的节目反客为主带来如此效果,“宋冉”成了电视台领导口中频繁提及的一个名字。节目如此成功,同事们撺掇着让宋冉请客吃饭。
      宋冉在工作上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好处,但她还是破费一次,请大家去江边吃麻辣小龙虾。
      下班的时候是七点多,十个同事挤进两辆车。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