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九章 爱踢球的汉代人[2/2页]

我在三国加个点 临海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蹴鞠太史慈也玩过,而且水平还不错。
      只不过他所玩的蹴鞠踢得是用竹篾编制得空心球,也有少数做工精致的,会在其中塞上羽毛填实,这种以猪尿泡充气蒙皮缝制的,却是闻所未闻。
      他对刘毅将这类似蹴鞠的足球引入军中并且要推广是半点儿都不惊讶。
      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很早就在军队中广泛展开。
      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
      只不过刘毅前身成为郡国兵时日尚短,连基础的训练都没算完成,自然是没资格去接触蹴鞠的,所以他根本不知道,汉代经常把蹴鞠用来练兵。
      刘毅不知道,可是太史慈知道啊。
      因此太史慈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只是认为是刘毅之前忘了,现在才想起来,所以补发的一个正常命令。
      只是他有点奇怪就是一个蹴鞠练兵的命令而已,口头传信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浪费个帛书下令?
      要知道帛书也是蛮贵的。
      太史慈带着疑惑继续向下看,初时还不算在意,可是他看着看着,就入了神。
      他发现刘毅制定的足球规则,比现在的蹴鞠规则更详细,更明确。
      此时蹴鞠练兵是用进行直接对抗比赛的方式。
      设鞠城,即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
      场地四周设有围墙,场上队员各十二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而刘毅给的足球方式,分为五人,十人两种,可以以一伍,一什来展开。
      太史慈点了点头,确实这样更符合汉军编制,更容易培养起士卒的默契,他心中暗赞一声,继续往下读。
      进行明确的位置分工,可以细分为前锋,边锋,后卫,中场……
      他读到这里就陷入了沉思。
      这么感觉这像是兵种、军种的不同分工?
      瞧瞧这边锋。
      “边锋者,在侧方游弋,扰其阵型,窥其破绽,觅得机会,一击致命。”
      怎么看怎么像骑兵。
      再看看这中场。
      “中场者,坐镇中央,进可攻,退可守,查漏补缺,指挥调度,以为中枢。”
      这不就是主将坐镇的中军么?
      太史慈发现这不止是下达蹴鞠练兵命令这么简单,他赶紧的继续向下看。
      阵型战术篇?
      防守反击战术?
      “注重防御,等到对方大举压上之时,窥得机会,直击其要害,一举破敌。”
      他将这所谓的阵型战术对照着刚才看的分工一琢磨,然后又细细思索了一番。
      这不就是诱敌深入之计么?
      这……
      太史慈发现这些阵型战术都暗含兵法计谋,战阵调度的影子。
      他忽然明白了刘明廷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个进行蹴鞠练兵,还要特意传书给他,更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一大通。
      这何止是在练兵。
      更是在练将!

第六十九章 爱踢球的汉代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