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的是时间来认亲,也让子晴有个喘息的机会,人太过疲劳,脑子也不够用,你们介绍半天,她也不一定记得住。”夏子晴真是服了秦昊宇,他是怎么猜到她的心思的。正怕等下自己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经秦昊宇这样一说明,他们就不能怪自己饿着肚子分心了。秦昊宇的话,正说中了他们的心思,他们说半天,夏子晴要是没记住,他们不是白白介绍半天。终于可以坐下来吃饭了,夏子晴扫了留下来吃饭的人一眼,全是五六十岁的大爷,走出去的一群人,也全是他们的子孙后代,这么大的一个家族,要是一一见过来,两天也难认全。
半天的时间,就被认亲和吃饭用完了。夏子晴心急酒坊的事,来不及休息一下,就跟杨师傅到酒坊,检查了一下设备,夏子晴认真看过后,满意的点点头,心想着,明天应该会喝到新酿的酒了吧。
夏子晴越想越兴奋,对杨师傅道“杨大爷,我们现在就开始蒸酒吧。”随即吩咐工人将酿好的酒,倒入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在锅的上面套上酿酒的蒸笼(上下两头都是空的,而在蒸笼的中间会有一个类似船桨的模板,模板上有刻痕且都流向于木板的末端通向蒸笼外面)在蒸笼的上面有一口小锅,再在小锅内加入冷水,再用打湿的碎布把蒸笼和锅的接口处密封好。锅中的米酒煮开后,有热气往上冒了,蒸笼上的小锅凝结成水珠,水珠到了一定程度就掉下来了,顺着刻有刻痕的木板流至末端,在末端放上酒缸,第一锅出来的酒,度数都挺高的,用来做火锅的酒精都行。等小锅里的水热了,在倒掉热水,换上冷水,如此循环,一锅酒糟可以酿出五小锅的酒。再将酒缸密封好,让白酒的醇酸缓慢组合,生成更多香味物质,经过一段贮存期后,刺激性和辛辣感会明显减轻,最低要存放三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就算刚酿出来的酒,口感粗糙了点,对古代人来讲,这已经是美酒了。杨师傅尝了一口以后,果然赞不绝口,叔公喝了一口之后,也是一脸的惊喜,摸着胡须道“能在有生之年,喝上这样的美酒,此生足矣。”忙了大半夜,夏子晴实在撑不住了,看杨大爷还精神抖擞的忙活着,夏子晴交待了杨大爷几句,由杨奶奶带回家休息去了。
夏子晴一觉睡到中午才醒,起床后听秦昊宇说杨大爷领着工人蒸了一夜的酒,到现在还没休息。夏子晴立即吩咐丁有才,去把杨大爷请过来。杨大爷一走近堂屋,夏子晴就语重心长的道“杨大爷,您年纪也不轻了,这酿酒的活一时半会儿都不会停下来,您这样日夜守着可不行,把这技术交给您信得过的人,这样轮流看着才行,这蒸馏出来的酒,一定不能被外人传出去,要不然对郑家寨怕是一场灾难。”自古以来,这酒可是一个敛财的行业,这样一块肥肉谁不想得到,在没能力护住之前,只有好生隐藏。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一百一十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