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希望[2/2页]

生命跃迁时代 我爱群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蓝星就位于银河星系的其中一条星臂上,围绕着一颗年轻的恒星太阳运动,这颗出现异常的恒星距离太阳的距离非常近。
      仅仅126139亿公里,也就是约133光年左右的距离,这颗恒星的编号为猎户座a278,这颗恒星在蓝星周围近距离的恒星中是一颗相当年轻,年轻到没有捕获任何行星的恒星。
      而且它距离其它星体的距离是比较远的,周围全是虚空,显得非常空旷。这一颗看起来比较孤独但又光芒强盛的恒星,也被天文爱好者称为“彩驰星”。
      寓意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光芒万丈又无比孤独,哪怕很多年过去依然有许多的影迷和观众。
      以前的“彩驰星”几乎一直稳定的保持着自己强盛的光辉,但是今天这颗既往稳定散发光芒的恒星出现了一丝微小的光线波动,这种波动非常非常微小,微小到如同直升飞机螺旋桨下的苍蝇一般,但是却被杰利斯敏锐的捕捉到了。
      这也是因为“彩驰星”是一颗比较有特点的恒星,杰利斯经常回去观测它,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印象,因此当其光线出现微小振幅的时候,杰利斯便发现了异常。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杰利斯再次仔细观察着,事实证明,这并非眼花造成的,这种微弱的光线振幅一直还在持续着。
      并且这种波动的幅度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微弱的波动,这种波动似乎还有增强的趋势,杰利斯盯着屏幕并且早早的按下了录像的按键。
      这种现象在其它恒星并非少见,用当前的假说来解释就是行星引起的恒星脉动,行星围绕着恒星运动,随着距离恒星位置的变化,会造成恒星光线的脉动。
      一个恒星域很大,比如蓝星的恒星太阳的引力波范围直径就达到了4光年,可以影响到的行星轨道直径是000025光年,越大的恒星的影响范围越大。
      当行星运行到近恒星点的时候这种影响达到最强,引起恒星光线的振幅也是最大的,然后逐渐减弱,直至到达远恒星点变得最弱,然后又逐渐增强,周而复始。
      但是奇怪的地方也在此,因为“彩驰星”是一颗新生的恒星,还没有捕获到任何行星。
      出现这种现象只能有两种解释:第一,“彩驰星”周围出现了其它天体,比如彗星和其它小行星。第二,“彩驰星”周围出现了被捕获然后围绕其稳定运行的小行星。
      不管怎么说这两种情况对于杰利斯来说都是足以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如果是后者那就更震撼了,毕竟可以目睹一个恒星系的形成是无比伟大的发现。
      而且如果真的是新的行星,那么到时候世界上肯定会多出一个“杰利斯星”。
      一想到此处,杰利斯平复了一下因为激动而颤抖的双手,深深的呼吸了几次,再次仔细观察起来。
      “彩驰星”的振幅在轻微的逐渐增强,归功于现在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彩驰星”周围的振幅信号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捕捉。
      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在将光谱振幅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后,可以进行量化分析,因此“彩驰星”的振幅在杰利斯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以后确是实在逐渐增强,而且增强的速度很快,非常快,甚至快的有些离谱了。
      杰利斯一边记录着数据,一边考虑着这种增强速度的原因,一般来说行星的运行速度并不快,比如蓝星围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大约是30公里秒。
      一般的彗星或者流星的移动速度也不过是几十公里每秒,因此反映在恒星光线脉动增幅的变化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杰利斯以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这次“彩驰星”脉动引起的光谱振幅增强速度比之前所测量的数据要快的多的多。
      毕竟关于这方面的数据,之前杰利斯所在的探测舱已经收集了不少,为了更加直观的对比,杰利斯调出了之前的这方面的数据,然后将目前已经观测到的这十多分钟的“彩驰星”数据,进行对比。
      经过系统一段短暂时间的分析,直观量化的结果出现在了电脑的显示屏上,这个结果让杰利斯震惊的灵魂都快战栗。
      杰利斯看着眼前的结果,感觉到自己的思想仿佛被冻住了,全身发麻,无法动弹,直到十分钟以后,杰利斯才从这种“冰冻状态”缓和过来。
      这个结果太不可思议了,杰利斯不敢轻易的相信,于是再次采集了更长的时间的数据与已有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甚至杰利斯到后面还更换了仪器,甚至更换了算法公式,然而结果依旧如此。
      “这是真的吗?真的吗?希望吗?希望呢…”杰利斯望着外面深黑的虚空,眼睛空洞无神,喃喃自语着。
      无尽的星空依然亘古未变一样,安静的显示着自己的古老与神秘…

第十五章 希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