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羽不记得当初是如何穿过的空间裂缝,只听当年发现自己的烈虎军说,他们正在驻防守城,天羽就这么毫无征兆的跌落在城墙之上,就像凭空出现,至今无法知悉缘由。
所有的问氏子弟早就接到通知,一旦见到天羽少主,立刻带他去见家主。天羽突然出现在城墙之上,又昏迷不醒,那发现天羽的烈虎军,一边让人通知正在城防坐镇的问无锋,一边背起天羽,直奔擎天府。
所幸,天羽经过一路颠簸,到得擎天府时已经清醒过来。见天羽归来,早有家族子弟跑去禀报。少倾,问九重和一众宿老便一同出现在天羽面前,对天羽一阵仔细的检查,确信并无大碍,不容天羽多说多问,便催促天羽将袖里乾坤取出。
在天羽取出袖里乾坤之时,问九重也取出一份锦囊,问九重从中慎重的取出一份绢书,递与天羽,也不多做解释,只说照上面的方法便可催动袖里乾坤。
天羽展开绢书,只见上面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信念!
什么鬼?天羽不解的看向问九重,可此时的问九重也是一头雾水。这锦囊还是五年前安明大帝交给问九重的,只说,南域将有一劫,远则十年,近在五载,届时,天羽就是南域唯一的希望,到时将这锦囊交给他,他看了自知。
当时,问九重也是不明所以。秦安国内忧外患不是什么隐秘,但若说南域将有一劫,他就不明白了。若说南域有什么无法度过的劫难,像你安明大帝这样的大能者都没有办法,我家小孙儿一个孩童又能如何?
想要问个清楚,安明大帝却不愿多说,只说此事对南域来讲是一劫,但对对天羽来说,说不定便是一场机遇。问九重当时的关心重点,显然是放在了“机遇”之上。所以,一直遵循安明大帝的意思,将锦囊好生收藏,只待有朝一日,拿给天羽。
问九重没想到,安明大帝所说的南域劫难竟然真的来了,而且来的如此迅猛。于是,整个问氏进入紧急状态,散布各地的势力几乎同时收到来自擎天府的命令,迅速回撤或者就地隐藏。
几日前,观海家的族人大部来到擎天城,原来他们在五年前也收到过安明大帝类似的警告,是才举族来到擎天城汇合,准备撤离。可是,两个家族如此庞大的族群,该撤往何处?又如何撤?
正在两族无计可施之时,柳歌行来了。柳歌行不仅带来了秦安国精锐的武装力量,而且还带来了大家想要的答案:撤往北域,撤退的方法,只有天羽知道。
这时候,问九重才想起当年那个锦囊,匆忙找出,打开,却见其中除了一份写有“信念”二字的绢书,再无他物。看来,一切只有等天羽归来,才能解开其中的谜底了。
可是,天羽此时又在哪里?是否安好?几时能回?
南境和西南境联军已经兵发西境,西境节节败退,虽然离擎天城尚远,但大家都明白,尤其是前日从苍龙岭归来的一组龙鹰带回的消息,已经充分说明。此事,天羽是个契点,秦安国已然大乱,南域大劫将至,而擎天城问氏必成众矢之的。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在天羽没有归来之前,擎天城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尽一切可能做好防守。
于是,黑衣魔法师团和观海家的墨麟卫由柳歌行亲自督导,在擎天城外百里外设下第一道防线,问氏的炎狮卫、玄豹卫配合。第二道防线则以擎天城为基础,由问氏的烈虎军作防,问无锋亲自坐镇。两线之间由龙鹰组负责联络互通。
好在,擎天城在没有受到任何来犯之敌的攻击之前,等来了全城数百万人一直期盼的希望,天羽的归来。
天羽是归来了,可撤离的希望却卡住了。
天羽望着手中的绢书,望着众人殷切的眼神,一阵头大。大帝爷
第一百八十章 举族撤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