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廿三章[2/2页]

缘分和命运 明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米面,鱼肉,给三位老人改善了生活。王桂花和冯秀秀白天晚上有说不完的话,冯秀秀还询问了村里的情况和变化。王桂花告诉她:“玉秋家大丫头出家了,玉山的大儿子娶了媳妇,文喜的妹妹也定了婚,孙志敏又生了胖女儿,老支书孙长安去年冬天得了伤寒去世了。”冯秀秀叹了口气说:“我才四年不在家,怎么就发生了这么多变化。”她为年轻人感到开心,更为老支书的去世感到悲哀。悲喜交际的心情时而微笑,时而皱眉。志贤看出她娘又走脑子了,便说:“你们不要总说别人家的事,说说咱们自己家吧。”为了住起来方便,志贤安排公爹小钢住在小屋里,也就是志贤和小刚的卧室,自己谁在大屋女儿的小床上,桂花和秀秀水在大床上。分别四年的好朋友彻夜不眠说个没够。
      回忆着多年的完事,不知不觉的半个月过去了,李二强在儿自媳妇公休日的上午向李小钢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自己还有劳动力,老这样不是办法,再有就是回老家种那几十亩地。桂花听了惊了一下,怎么二强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怎么没和我说呢。冯秀秀想了想说道:“你也不是年轻小伙子了,在回家种地有一定的困难,不也是叫人文喜干吗,如今你儿子有了能力,你也该享福了。再说我在你们还没来的时候就和志贤说好了,在一起呆个把日子,我就让志高接我去南京。
      我走了之后,小胜谁来带啊?肯定得他奶奶桂花来带啊,你要是真闲不住,叫小钢给你找个事儿干,你也别闹着回家啊。”秀秀说了这么说启发了小钢,这时他说:“我准备今天带你们出去在逛逛南昌的大街,顺便再给你们买几件衣服。爹不习惯闲着我也想到了,正好我的战友转业后在一个工厂里面当厂长,可以在那里给爹安排一个轻松的工作,每个月还有几十块钱,爹,这样比你在老家种地强多了。”李二强笑了说:“我只会种地,工作的事情我哪里会干啊!”小钢说:“工作比种地容易得多,可能让你帮办公室送壶开水,也可能让你帮着看看大门。”李二强说:“我又不认识字,又是个乡下人,这能行吗?”冯秀秀有点要急了,心里再说:“你二强啊,怎么变得这么笨了!”便说:“你越活越笨,松开水用认字吗?这事儿女人都会干。”李二强说:“那我试试吧,不过我们一来,把秀秀挤走了。”大家听后都笑了。
      这是志贤一步走进屋里来问:“怎么是挤走了?我娘也想儿子媳妇和孙子,她天天念叨着小孙子和平,我娘和你们二老是一个心思。”小钢说:“好了,这事情就这样吧,你们准备一会,一会车来了咱们就上街。”志贤问小钢:“你用团里的车合适么?”小钢说:“今天我也有要办的事情,是顺脚的事儿,你放心吧。”不一会吉普车的喇叭响了,小钢说:“车来了走吧。”一家六口人坐满了小汽车,小钢还特意叫二老坐在前面,并让司机开往“五一”百货大楼,吉普车离开郊外兵营,飞快的向南昌市区开去,此时的李二强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显示回忆起马二狗做的小汽车,然后又想起自己是小长工,最后回忆和桂花的结合……他感慨的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共产党,都忘不了毛主席的好。”此时的王桂花和他的心情一样,非常的激动。自己由一个童养媳变成了小寡妇,受尽了千辛万苦。
      自从认识了李二强,命运开始好转。冯秀秀是自己的好朋友,我要一辈子和她好下去……冯秀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窗外的风景,志贤猜到了二位老人的心思便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后的好日子还在后面了,你们老哥三儿要好好的活着,以后还要住楼房,装电话,吃面包牛奶了。”小钢笑了笑说:“你们听见了吗?志贤给你们上课了。”逗得大家都笑了。志贤说:“我不是上课,是真的有这么一天。”开车的司机也跟着笑了,说了一句:“我是个孤儿,是党培养了我,参军后过上了人的生活。”玩了一天,谁也没感觉出累来,他们的心情一直是愉快的,小钢给三位老人各买了两套春秋衣服,一身深蓝色的中山服,一身灰色的便装,都非常合适。开始买时都笑了,说什么自己是乡下人,是农民。特别是桂花强调是老太太穿不出去。更是怕人家笑话,说什么不要中山服。志贤再三劝说:“为了让你们赶时代,要求你们思想进步,是革命军人的家属,谁敢笑话啊。”是在志贤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才买成的。
      回到家三位老人,各自穿上新买来的中山服,气质立刻变了。冯秀秀风趣的对李二强说:“你看我像不像个区干部?”王桂花说:“区干部委屈了你,我看到像个妇联主任。”逗得大家笑了一阵。这时小外甥孙女走到秀秀身边,拉着秀秀的手说:“姥姥你头上还少一个八角帽了。”又说:“上次来找妈妈的阿姨就穿这样的衣服,人家头上还带着八角帽了。”冯秀秀今天太高兴了,她忘了自己的年龄,有一次风趣的说:“八角帽会有的,我还想腰上挎上一把枪呢。”小钢第二天下班回来带着照相机,给三位老人各照了几张,全家又合了影。王桂花和冯秀秀有合照了几张。这样一来李二强也不想回上堤村种地了,他觉得跟着儿子真是享福了。又是一个星期天得下午,孙志高来到小钢家。冯秀秀见到儿子又想哭,这是她太高兴了。看到儿子穿着军装,带着军帽,太英俊了。志高一手拉着冯秀秀,一手拉着王桂花,笑眯眯的说:“我看你们还这么壮实,我真是太高兴了。二强叔显得比过去还年轻。”然后又语重心长的说:“我们两家的幸福生活,是和三维老人思想进步分不开的。
      回想我们几个小时候上学有多么困难。我至今还记得二强叔经常背着我们几个人过河,修了桥以后就不去下堤村了,在俺家厢房里上课,那是多么简陋的教师和课桌。后来又让我们去了开封,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那段时间,让三位老人吃了不少苦,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还有担心受怕,也就是在开封我们三人接受了地下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是党和毛主席给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祝愿三位老人永远健康。”志高一进门就说了这么多话,别人根本没有机会插话。志贤说了句:“哥哥,你喝口水,休息一下。”冯秀秀问儿子:“志高啊,贵杰还好吧。我那孙子胖吗?”志高说:“都看着那,等娘去了就都知道了。”志高可能意识到刚才自己讲起来没完没了,这次这么简单的回了娘的话。小钢说:“大哥,你好好休息,让娘和我爹陪你聊吧,我和志贤准备饭去。”志贤和晓刚出去做了,三位老人听志高说了很多,知道小钢喊大家吃饭才算完事。
      小钢和志贤做了一大桌子饭菜,全家举杯畅饮,大家谈论着国家和家庭以及各自的工作情况。隔了一天,志高接着母亲回南京了,从此冯秀秀跟着儿子享受天伦之乐。李二强在工厂里也上了班,乐呵极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能够在大城市的工厂里面上班。所以他高兴极了。王桂花帮着志贤带孩子,一年后,志贤又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李铁。一家人非常和睦,桂花把志贤当闺女待,志贤也把桂花当成亲娘一样的疼爱,这主要是桂花和秀秀那么好,孩子们才这样孝顺对方父母。
      文喜和志惠带着儿子也曾来过几次南昌,他们每次来了都住上十天半个月的,看到爹娘晚年这么幸福也就放心了。李小钢从父母来了之后有申请了住房,早在几年前就住上四居室的房子。因此志惠他们来了之后兄嫂都要多留他们住上一些日子。李二强和王桂花也到南京看过秀秀,一直维持到晚年都不断的联系,保持着那份特殊的感情。每次见了面,都要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有说有笑的。
      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为的爱,这种爱始终牵动着他们的心。虽然他们晚年没有住在一起,不能经常见面,可是他们的心却仅仅地连在一起。王桂花和李二强常常念叨冯秀秀。而秀秀也是暗自思念着他们。李二强和王桂花每次见到秀秀时,桂花都要向秀秀说:“只要我来能行动,就一定常来看你。”冯秀秀也同样的表示,“我和你们一样,今后我也要常去你们那儿没我还想闺女啦。”世上最难寻的是真情,人剑最宝贵的是知音。这三个人的缘分是好的,真情真意。三个人的命运是苦辣酸甜,晚年是甜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廿三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