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造纸厂的产能其实是按照每曰生产8小时来算的,如果按照三班倒的方式来生产,产能可以扩大为原先的三倍——3万吨。
      造纸厂并不愁销路,因为造出的纸张质量好,成本又有优势,相比洋人造的纸张还节省了运费,自然是肯定有销路的,不过一开始还是要去找那些商人推销一下。
      造纸厂很快成立了一个销售部,接着去县城推销造纸厂的产品了。
      采石场和采沙场不需要什么技术姓,李云浩直接兑换了采石场的设备,很快就选定了采石的地点。
      李云浩购买的不是领先的设备,只是普通的设备,在说先进的设备,这个时候的人也不会用呀。
      就当前来说,中国不缺乏劳动力,领先设备的好处就是节约劳动力,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让一群目不识丁的人玩高科技,那不是警钟月亮吗?当前的中国有人口红利,并非所有工厂都需要采用领先的设备,还可以解决就业,改善他们的个人生活。
      另外,开办工厂局限于多伦县一地。
      紧接着,李云浩又陆续建设了钢铁厂、水泥厂、化肥厂,除了钢铁厂和水泥厂的部分设备,采用了都是普通的设备。
      但这些普通的设备,也是中国这个年代最好的那种。
      这些小工厂花不了多少钱,一共只用去李云浩20万银元。
      水泥厂一年可以生产10万吨水泥,水泥质量更高。钢铁厂用的是平炉炼钢,而不是转炉。
      转炉相比平炉的产能要高,更重要的是转炉是用电的,不是烧煤的。东北地区有大量煤炭,平炉炼钢刚好够用。
      这一个小型的平炉炼钢炼钢厂就花掉了李云浩100,000银元,可以年生产钢材1万吨。
      不过设备购买来了,但除了采石场、采砂船以及水泥厂、磷肥厂投入了运作外,氮肥厂、钢铁厂迟迟没有进入运转。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缺人。
      氮肥厂设计到化工问题,李云浩把钢铁厂的设备换来后发现,这种先进的设备需要较高的文化才能chao作。
      兵工厂则没有条件,因为没有原料。
      由于那些工厂的开办,李云浩感觉到了财政上的压力,水泥厂、磷肥厂、采石、采砂都是不外销的,这些东西都是供给自己建设用的。
      东西生产出来,自然是要用到建设上,但建设要钱!不建设,工厂又放在那里玩,自然是十分不划算。
      这些工厂的工人,以及采矿的工人,需要三千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三块银元,一个月就得支出近10000块银元。
      再加上军工厂,这些钱加起来前前后后就得需要50万银元。几乎将整个李家积累用去了大半,李云浩现在很头疼钱的问题。
      新书求支持,求打赏,求月票,各种求!
      手机用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新笔趣阁进入首页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工业计划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