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还有头盔和腿关节都标准表示损毁的红色。
其中,装甲背部的损毁格外严重。
陈汐估计是之前命令光球解除白人的武装,它暴力破解机甲驾驶舱造成的。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陈汐眉开眼笑的随意翻转着模型,一会将其放大,又将其缩小。
把玩了一会,他终于想起正事。
一挥手,将装甲模型拆成了零件,顺便将损毁部位提取了出来。
如果是拆真机,哪有这么方便。
而且他拆个彩电都能多出两个零件,真上手,没有毛病都能整出毛病。
如今他用虚拟的数据模型,随便怎么弄,只要待会命令复原就可以。
全息影像受人推崇,很大的原因就是能够代替实物,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特别是那些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尖端项目,比如著名的粒子对撞实验。
拥有全息影像,先模拟找出正确方向,最后验证就可以。
要知道,粒子对撞机光是启动就需要消耗一千多万瓦的电力。
以尚海为例,工业用电平均零点五元左右。
对撞机一启动,什么事情没干就要花五百多万。
国家工程当然不能这么算,不过消耗的资源也很庞大。
这些事情和他没关系,他要做的只是修复装甲。
动力装甲主要是结构性损伤,内部功能倒是完好。
陈汐用光球推演出缺损的部分,扫描了装甲的材料后,脑海中的念头一闪而逝开始修复动力装甲。
紧接着,他看到了震撼的一幕。
在一种看不见的神奇伟力下,装甲所有破碎的地方,拥有裂口的地方都在‘生长。
好像金属拥有了生命,会自动愈合。
光球的动作很快,整个过程只花费了几秒钟。
一台崭新的,如同刚刚走下生产线的钢铁巨人出现在他眼前。
陈汐站在原地看了会,实在忍不住,站到了装甲的人形操作舱内。
张开手脚,整个人陷入凹槽内。
“咔咔咔!”
动力装甲的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就位,连接杆和传动装置开始运作,封闭了后背的舱门。
很贴身,很紧实,也没有预料中的沉闷感。
动力装甲的内部可以伸缩,会根据驾驶员的大小调整空间,传感器和内衬紧紧的贴在陈汐的皮肤表面。
这是一种仿真皮肤,非常舒服。
加上还有压力反馈系统辅助,并没有任何压抑的感觉。
他抬起手臂,装甲在也跟着抬起手臂。
他脉动脚步,装甲就动了起来。
操作非常简单便捷,虽然没有脑控装置,但也是随心而动。
陈汐操控着它,用八十迈的速度跑了几圈,算是初步体验到了做钢铁侠的感觉。
唯一遗憾的是动力装甲没有显示系统,头盔的观察窗只是两块防弹玻璃。
装甲里面倒是有一块屏幕,不过是数据处理中心,而不是钢铁侠那种高大上的虚拟成像。
“分解,提取核心部件的详细信息和作用。”
陈汐下来后,又开始拆模型。
这一次更彻底,连一根线,一颗螺丝都要解析出来。
因为他不满足一台装甲,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制造技术。
第二章 动力装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