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功赏风波(3)[2/2页]

母枭 逢榕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皇上的心里才最为清楚。”灌婴心直口快,抢着说上几句却也犹豫了。
      “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这谋士的贡献之大莫过其右,第一把交椅非他莫属。至于所有臣属之中,当由谁站于鳌头,却是难以评判!”随何接口说道。
      众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嗯!武将以楚王为首,谋士以军师为最,众位的看法与朕相同。”高祖道,“不过在朕看来,在开国功臣之中贡献最大的也有所属,而且无人可及!”
      “是谁?”“哪一位?”
      众人纷纷发问。
      “就是还留在洛邑忙碌,眼下并不在座的萧何萧大国相!”高祖笑道。
      “微臣对皇上所言颇为费解:自从皇上率从出关问鼎中原以来,萧国相始终都窝在栎阳,杀敌之数还比不过普通士卒,献策之功自然比不上军师,皇上何以有着这样的看法?”灌婴说道。
      “对对对,微臣也有同感。”随何等文臣武将,纷纷点头表示怀有疑议。
      “这件事有什么难解!”高祖看了随何一眼,说道:“你们读书人喜欢将争夺天下说成逐鹿中原,也就是打猎之意。朕自小就没有进过学堂,说不上大道理,便也以打猎作比:打猎之时,追杀兽兔的自然依靠猎狗,但发现兽踪指示兽处的却得依靠猎人;如今在座诸君杀得敌众、夺得地广,自然便是功狗了;至于萧大国相,乃是发现敌踪指示兽兔者,自然算是功人了。功人所做的效用,自然要胜过功狗了。再者,各位都是独身随着朕征战于沙场,萧大国相却是让萧氏一族的男丁尽数在阵前效命。况且萧大国相坐镇在后方独扛大梁,将国内的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乃是代朕行君王之事耳。从楚汉开战以来,就将粮草兵士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不但免去朕的后顾之忧,还多次使咱们在兵败危亡之际,总能得到及时的补充。萧国相如此为国为民,虽然没有在朕的身侧出谋划策,也从来没有亲身在沙场之中斩将骞旗,却应当被推为大汉的第一功臣!大伙儿仔细想想,朕说的可有道理?”
      “皇上英明!话虽糙,却实在有理!微臣佩服!”张良行礼道。
      众臣听了也纷纷点头赞同。
      “至于你。”高祖饮了口酒,放下杯子,盯着随何,以讥讽的口气问道:“你只不过是个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张口空谈。既没有斩获过一个敌首,也从未劫掠过一寸土地,便也大马金刀地坐在前座之上,倒是令朕觉得意外呢!”
      这话很是伤人,眼明的臣子大都看得出来,皇上又要寻机耍些手段,消抹人家的功劳了。
      随何虽然习惯了高祖的粗俗与直率,听到这话也愣了片刻,随即起身行礼道:“微臣虽然不能杀敌掠地,但自问所建之功也能够与此位相匹,故而才斗胆坐在这里。微臣倒是弄不明白,皇上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第一百四十九章 功赏风波(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