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嚯,这个出发。”
      王灏斌刚刚把头露出水面,解说间里,朴旭尧就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太强了太强了,就刚刚那一跳,王灏斌就比其他运动员多了一个胳膊,我们这刚刚说完两句话,又多一个脑袋。”
      “你别说的这么吓人,什么多一个脑袋胳膊的,别人还以为我们在讲恐怖故事呢。”
      庄蝶带着微微的笑意,打断了朴旭尧的解说。
      “不过,王灏斌的实力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强,他现在稳稳地保持住了第一的位置,跟其他人之间的距离还在拉开,只要他能保持下去,华国队今天晚上就能又收获一枚金牌。”
      “至于他的最大竞争对手,小野寺大武目前的情况……”
      庄蝶快速地瞟了一眼第一泳道,然后收回了视线,清了清嗓子:“不太好。”
      “他似乎还没有从上午的失利中恢复,现在仅仅处于第六名,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他曾经是一位获得过世锦赛的铜牌,并击败过王灏斌的高手。”
      两位解说又简单地聊了几句,在泳池中,王灏斌就率先完成了第一个50米的赛程,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也拉大到了半个身子,只要后面的比赛不出什么意外,这个距离足够他锁定200米仰泳的胜利了。
      所以,直播间内的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射到了第五泳道内的池洄洲身上。在经过了半个小时前的艰苦战斗之后,池洄洲究竟还能游出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呢?
      与此同时,教练席上,浩玉芬也把注意力放在了池洄洲的身上。与池洄洲的最终成绩相比,她更为关心的是池洄洲能不能在这场比赛中,把平日训练里学到的那些用于节约体力的“划水”游泳技巧彻底发挥出来,从而补齐他身上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真正地具备在世界大赛中争夺多项奖牌的能力。
      虽然可能违反很多人的常识,但越是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就越需要认真地学习如何在比赛中划水。由于游泳比赛的特点,优秀的运动员通常会身兼多个项目
      ,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根据预赛、半决赛跟决赛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配速,那么很容易被就会被接连不断的预赛跟半决赛耗尽了体能,从而失去决赛中的竞争力,把获奖的机会白白让给他人。
      然而,这种通常而言很容易掌握的技术,恰恰是池洄洲身上最大的软肋,也是日本队主教练平井康介始终不肯放弃希望的原因。池洄洲的技术特点,是他能够在亚运会中击败对手、夺得金牌的大杀器,却也给他在划水这件事情上设置了一个大障碍。
      绝大部分游泳运动员采取的是减速型的策略。在每个分段50米的前15米就把速度提到最高,然后在接下来的游程中尽可能的维持着高速。因此,他们想要划水的话办法很简单,只要把初始速度降下来就万事大吉。
      可与之相反的,是池洄洲这类加速型策略的运动员。他们在每个50米的过程中会不断加速,速度最高的那个点通常会出现在最后10米,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真正地节约体能,事情就变得复杂许多,不仅要降低初始速度,还要确定自身的加速速率以及停止加速维持当前速度的时间点。这些技术内容,都必须在长久的训练当中形成肌肉记忆,并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而池洄洲的问题也在于此。
      他的训练时间,实在太短了。
      池洄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按照预赛中情况来看已经完成并掌握了全部的“划水”训练项目。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他很难把这些技术融会贯通,刻进自己的dna里,根据比赛的情况随时调整,而仅仅处于一种“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状态。因此,虽然在预赛当中,他的成绩看起来跟决赛相差了不少,但体力消耗却没怎么减少。
      想到这里,平井康介眯起了眼睛。
      在这种情况下,池的体力,在这场比赛之后应该会消耗殆尽,就算他跟当年的世界传奇的游泳选手“飞鱼”有着一样的身体素质,也无法支撑他在亚运会之后比赛中,获得什么亮眼的成绩了吧。
      紧接着,平井康介把目光从第一
      泳道中艰难奋战的小野寺大武,转移到了池洄洲的身上,发现他的游泳速度明显慢了不少,然后长舒了一口气。
      池已经不行了,明后两天的比赛里,日本队看样子还能有几枚金牌进账,完成赛前预定的保底目标不成问题。
      可就在这时,池洄洲游泳的技术,突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稍早之前,随着第一个50

亚运会200米仰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