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天下午,浩玉芬赶到了位于b市的华国游泳队,听到明天袁建会与她一起返回大,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落了地,向他道过谢后,就专心的跟裴棱讨论池洄洲亚运会之前的相关事项,特别是接下去一个半月的比赛安排。
      考虑到池洄洲已经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参加的比赛相对而言较少,为了平衡两者,浩玉芬跟裴棱都无异议地认为,接下来的一阵子,他应该多参加比赛,以赛代练,直到亚运会前的国家队集训为止。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让他参加什么样的比赛。
      一般而言,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需要与他的实力相匹配。“虐菜”这种事情,会极大地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和竞技水平,除非特殊情况,否则绝不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池洄洲现在的成绩属于华国顶尖的那一批,后续一个半月内,除了6月份的夏季游泳锦标赛暨亚运会补选赛以外,大量的国内比赛——俱乐部的联盟赛、业余比赛等——都是低水平的赛事,并不适合他参加。
      而且,两个月后,池洄洲就将参加亚运会,那时,他面临的对手,将不仅仅是国内的选手,还包括了整个亚洲范围内的游泳好手。这种情况下,提早让他接触一些国外的选手,积攒外战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两位教练在划去了绝大部分的国内比赛之后,把目光放到国外的赛事上面。
      虽然从4月份开始,整个欧美就进入了新的游泳赛季,大大小小的赛事不断,可供他们选择的比赛不少。可对于他们这些教练和运动员来说来说,出国比赛可不仅仅是上飞机,出国游一圈再坐飞机回来那么简单,需要考虑很多东西,例如运动员出国比赛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当然了,大的问题无非就那么几个:时差调整;饮食习惯;以及面对强大对手比赛失利时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这些因素教练组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可小的麻烦就防不胜防,很是令人头痛。
      比如说,前几年裴棱带队去d国比赛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d国并不富裕,只有比赛的泳池是室内泳池,而给运动员热身的池子则都是露天泳池。可偏偏d国那几天非常炎热,在阳光的曝晒下,泳池里的水温高达30度以上,热的令人受不了。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适应了这种温度,等到真正进入比赛泳池后却又傻了眼。比赛泳池的水温是标准温度的下限——22度,这一冷一热,弄得运动员非常难受,游出的成绩惨不忍睹。因此,第一天比赛刚刚结束,裴棱就联合大部分参加比赛的国家提出了抗议。
      最后,比赛的举办方没有办法,只能把比赛池的水温调高了4度,又在热身池上搭了个凉棚,勉强平衡了两者,才把抗议的声音压了下去。可惜的是,第一天那些“趟雷”的运动员有几个感冒了,不得不遗憾地退出后续的项目。
      由于这些零零碎碎的问题,两位教练就不得不更加慎重,把那些曾经有过黑历史的比赛一一排除,讨论一个下午才初步圈定了可能的列表——以亚洲比赛为主,偶尔夹杂着几个欧洲的比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袁建的敲门声打断了他们:
      “浩教练,裴教练,很抱歉打扰你们。但是我想说,你们的安排,可以先暂缓么?我要确保池洄洲能够承受出国比赛的压力。”
      办公室里的两人无奈地对视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袁建是赫赫有名的心理专家,如果他说有问题,那作两人就不得不慎重地考虑他的意见。
      紧接着,袁建走进了办公室,坐在浩玉芬旁边,直接了当地开口问到:
      “浩教练,我想问一下,你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池洄洲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没有。”浩玉芬非常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不仅我,我父亲,关震,还有我们队内每月固定的心理评估都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异常。”
      “当然,新手运动员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他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这些内容在评估报告里都有。”
      袁建又问了几个问题,就急匆匆地走出了办公室,可留在办公室里的两人也失去了继续讨论下去的兴致,裴棱最后看了一眼手上的计划单,摇摇头:
      “这样,等过两天,袁建忙完之后,我们网上讨论。浩教练,你今天飞来飞去也辛苦了,明天一大早还要赶飞机,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下午,池洄洲按照浩玉芬的要求,来到了队内的心理辅导室。
      上午,浩玉芬就告诉他,国家队的心理医生要过来给他做“入职体检”,因此,看到房间里的陌生人,池洄洲一点也没感到惊讶,而是主动地上前打了个招呼,然后立正站在他的面前。52、第 52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