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部分的权利,昔日强大的藩王依旧不容小觑,在一众亲王郡王中话语权很重。
又扯偏了。
见众王都认同了自己的提议,甭管他们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朱祁钰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他脸上笑容顿时如春风般浮现:“诸位长辈深明大义,实乃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即日起,所有亲王爵郡王爵的俸给加一倍。还望诸位长辈多多劝谏一下其他的皇室宗亲,尽快的除去身上的枷锁,愿意进入军中的,自然最好,不愿意的,也可以自行安排。朕也再给诸位一个谋生的去路,我大明海禁已久为的是防止沿海倭患,如今倭患已出,海禁也将会在不久后开启,各位去了爵的皇室宗亲可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商会,海运谋生。朝廷也会大力扶持,给予各种方便,南京造船厂里造出来的船也可以优先供给给诸位。“
海贸的获利多少在场的诸王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其中一些见证过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藩王此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海贸绝对是最暴力的赚钱途径,没有之一。
看众人的反应,朱祁钰心中一笑,这突然的灵机一动,倒是让他收获了意外之喜。
“皇上,我等亲王爵和郡王爵可否参与此事?”有胆子比较大的藩王此时仗着胆子问道;
“自然可行!”
朱祁钰微微一笑道:“实际上,朕倒是想让宗人府牵头,朝廷可以给出一笔钱,让宗人府成立一家商会,多由去了爵的皇室宗亲来打理经营,所获利润都拿来分红个各个亲王,郡王,以及其他的被除了爵的皇室宗亲,也算是为他们多谋的一条谋生的路子。”
“此法大善,臣认为可行!”正统十三年袭封的淮王朱祁铨倒像是个做生意的料子,闻言大为赞同。
其他诸王也都十分欣喜,纷纷表示可以一试。
朱祁钰点头:”好,既然诸位都认为朕的这个提议可行,那么在宗人府选出三位福正宗后便可以着手实施了,前期所需的银子吗?朕会从内努中拿出来免费送于宗人府,也算是朕对皇室宗亲的一点帮助吧!“
“皇上仁义无双,臣等惭愧!”众王一阵歌功颂德。
制止了众人的拍马屁,朱祁钰在诸王中扫了一圈,最终道:“朕提议由肃王,襄王和靖江王分别担任宗人府副宗正之职,管理宗人府。“
众王形势一眼,有些藩王眼神闪了闪,最终却是无人反对。
肃王有些不太想担任副宗正,可是耐不住朱祁钰亲自开口,也就默认了下来。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藩王担任副宗正,自然是为了平衡,也是为了他们便于管辖。肃王作为第二代藩王,太祖的孙子,又是曾经的九大赛王之一,实力和话语权都没问题。
至此,宗人府脱离礼部管辖,独立于第三方。襄王作为仁宗皇帝的儿子,有别于洪武时代藩王后裔,便于和永乐之后分封的藩王沟通。
至于靖江王,则是因为此人态度很好,识时务,有他在其中左右逢源,可以避免其他两位藩王的一些矛盾。
“既然事情已经谈妥了,那么接下来诸位就尽快的将家眷接入京师,各地的郡王也要尽快的督促他们离开封地,入住京师王府大院。此事就由宗人府来办理!”
朱祁钰看向已经定为宗人府副宗正的肃王,襄王和靖江王,道:“宗人府尽快接受整顿,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宗人府各项办事流程,尽快的运转起来。皇室宗亲的爵位改制,镇国将军等爵位的废黜问题,亲王,郡王的安置问题等等都需要尽快的提上议程。”
说到这,朱祁钰想了想后,道:“宗人府不但有管辖皇室宗亲的权利,也有维护权,对于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是遭受厄运的皇室宗亲也要施以援手,尽最大可能的照顾安置。同时,还有执法权。宗人府可以不经请示朕直接调派两千龙骑禁军用于对那些违抗宗人府指令的皇室宗亲进行强制执法。”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惊诧不已。这样一来,宗人府的实力可就一下子提升了很多,不单单只是一个行政机构了。管辖权,维护权,执法权,集三权于一体,直接向皇帝负责,一下子让宗人府的地位太高了很多。甚至可以和政事堂下属的各主要部衙,以及独立第三方的执法立法机构实力相当了。
同时,这样一来,皇室宗亲再犯有过错可就真的不再和以往一样了。除了皇帝外,宗人府可也一瞬间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另一把闸刀了,一不小心,下场可就凄惨了。
当然了,只要遵纪守法,日后皇室宗亲,特别是有爵位的皇室宗亲生活地位和以前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最起码,不用像猪一样被圈养了。
虽然迁入京师多少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不过虽然住在京师,却不限制自有,可以全国各地任意往来游玩,甚至是做生意,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其他藩王听到这番话后,喜忧参半。但是刚刚被任命为宗人府副宗正的肃王等三王可是真的是一下子就苦上一张老脸了。
刚上任,好处还么摸着,甚至官印朝服还没领到,这边任务就布置下来了,联络全国各地的郡王举家迁入京师,振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爵的皇室宗亲还要游说他们放弃爵位和现在拥有的一切,成为百姓户籍。加上之后的安置安抚,以及一些其他突发事件。这可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得罪人不说,能不能按时圆满的完成任务都是一个未知数。
即便是有执法权,都是皇室宗亲,而且还是罢黜他们的爵位以及如今的身份地位,用强也只能在逼不得已的时候使用,不然,闹出一些流血事件来,他们更加里外不是人了。
一想到这个,他们三人就满脸苦涩,相视无言。
“皇上,老臣心中有个疑惑,还请皇上明示!”这个时候,历经大风大浪,老谋深算的肃王苦着一张脸问道;
“请说!”朱祁钰道;
“如果开始实施新的皇室宗亲爵位改制的话,那么,亲王爵倒是好算,直接算是第一代。但是郡王爵又该怎么算?是算第一代,还是第二代,这将关系到宗人府即将展开的工作。如果是按第一代算,或许一些郡王们还能接受,如果是按照第二代算的话,恐怕、、、、、、!”
肃王没有明说,朱祁钰也知道他的意思。
朱祁钰淡笑道:“自然是按照第一代来算,在世的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都是直接沿袭三代,三代而终。不会因为现在就是郡王爵而直接从第二代开始算。”
肃王点头:“那么,暂时没有袭爵的几个王爵是否可以让他们袭爵?如果袭爵了,是袭亲王爵还是郡王爵?他们又该按照那一待来算?”
朱祁钰想了想,道:“暂时没袭爵的除了亲王爵,郡王爵好像也有不少,都可以让他们袭爵,前提是他们有后。无后的直接除去这一系,不可从旁系过继。至于是袭亲王爵还是郡王爵,自然是按照本身的爵位来,王爵就袭王爵,郡王爵就袭郡王爵,以他们开始都算是第一代!”
“日后,他们的儿子,也包括所有亲王以及郡王的后人,无论有多少儿子,有嫡子嫡子袭爵,无嫡子长子袭爵,以此类推。但是,只有一人袭爵,其他儿子则是不能再按照以往的那样自动降一爵袭爵了,而是直接成为百姓户籍,待年满十八岁后自力更生。”
之前倒是没有谈到这个问题,现在经朱祁钰这么一说,众王心里还是很难以接受的。
(本章完)
第141章 爵位改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