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收入即便是顶不上今年全国的赋税,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最起码,户部尚书是高兴的,因为,他再也不用为因为国库空虚,而整天的提心吊胆,愁眉不展了。
大明日报,虽然不是官办,但是因为是朱祁钰一手建立起来的,总能拿到第一手的朝廷资料。
加上底气足,银子多,如今早已闻名全国,比官办的抵报还要受百姓们和官员们的欢迎。
因为,大明日报除了朝廷的一些消息外,还有一些其他消息,小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如果有趣,或是有教育意义也都会刊登上去,在严肃的政事背后给人呵呵一乐的机会。
而且,价格也不贵,两三文钱就能买一份。对于现如今的大明京师的百姓们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大钱了。
买来看看朝廷的一些动向,或是就是图个消遣。
甚至有些人就是为了看那些刊登的民间杂谈,野史之类的,就为了一乐。
现如今,看报,看大明日报嫣然成了京师百姓们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
在查封京师寺庙道观的第二天,大明日报就详细的记载了这件事情的始末。标题则是以该不该灭佛灭道,佛道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暗一面为题。
结果,当天就卖脱了销。
大明日报不得不加紧印制,但是依旧供不应求。
朱祁钰深刻的知道舆论的作用,众口铄金,即便是和尚道士有罪,也不代表所有和尚道士都有罪。时间一长,有人议论,风向就会转变,开始出现不和谐的东西。
所以,在一开始,朱祁钰就要求以绝对的姿态碾压所有,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要在这种大范围的宣传下无立身之地。
朝廷首先要站绝对的优势,操控舆论,而不是被舆论操控。
和尚道士的问题,在朱祁钰看了大明日报的报道后便不再关注了。
此事已经成了铁案,即便是有人想翻案,为和尚道士叫屈也不可能了。
眼下,他正在焦急的等着落雁的消息。
贵州的事情已经发生逆转,在无邪下令诛杀贵州六卫之后,苗人叛乱已经平息。
现在,贵州稳定,一万龙骑禁军和第一师驻扎贵州,稳定局势。
而杨洪则带着贵州所有卫所士兵以及另外八千龙骑禁军,以及苗王正在赶赴京师,不日就将抵达。
至于无邪,则是带着魔鬼铁卫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至于去向,杨洪的奏报上没说,但是朱祁钰也大概猜到了她的去向。
他有些无奈,这是干什么?吃醋吗?无邪不同于沉鱼落雁,对自己的情谊毫不掩饰,虽然文静,但是也极为大胆。
可能是因为自己突然成婚了,不但有了皇后还封了贵妃,也不曾告知与她,让她有些一时难以接受吧!
所以,她才会不入京师,而是选择了逃避。
朱祁钰摇摇头,这些事想也没用,既然已经有了皇后,还封了贵妃,朱祁钰也不是迂腐之人,再迎娶几个贵妃又有何妨。
不过早晚的事而已。
现在他需要头痛的事沉鱼。
相反,土鲁番那边的战争他倒是并不担心。土鲁番不过是一个小国,和哈密卫不相上下而已。自己已经派了两万龙骑禁军,三万镇国军在加上哈密汗忠顺王的兵力。以及大量精良的火器装备,灭了土鲁番几乎和闹着玩差不多,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相反,自从逍遥山庄离开后,落雁就如同石沉大海,没了消息,朱祁钰令军情局派遣大量人手查找,但是却还没有丝毫消息。
不是军情局的人不专业,而是熟知军情军运作的落雁如果想要躲避军情局的追踪简直轻而易举。
担心的同时,他也希望落雁能够晚一点再展开行动。
现在动身前往大宁辽东的大军还没走一半的路程内,这个时候要是突然动手,一线陷入险境,可就真的没有人能够接应她了。
同时,也会让定制的对付朵颜三卫的计划流产。
廉政院班房内,李实正在看着各地汇总过来的最近一段时间的查察报告
自几个月前突然展开的朝廷和地方贪官大清缴过后,朝堂还好,地方上则是清理了一大批的大小官员蛀虫,风气为之一震,大有改观。
这不,最近除了一些小鱼小虾之外,已经很难再逮到那些贪官污吏的。李实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快要没事可做了。
自廉政院成立以来,成绩斐然,倒在他们手上的大小官员说不计其数有些夸张,但是数十上百还是有的。
说实话,这种局面是李实最想看到的。官场清明,官员人人洁身自好自然是好的。
虽有小鱼小虾倒也无妨,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嘛。
“大人,发现了一条大鱼!”思索间,方自明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神色凝重中带着一抹兴奋。
廉政院设院正一人,正二品。下辖有十九个廉政司,分管不同的工作,廉政司司正都是正三品,也算是朝中大员了。
这十九个廉政司司正都直接向院正负责。
方自明就是廉政司第一司的司正,总管京师以及朝堂上官员的廉洁奉公问题。
“出什么事了?从哪又发现了一条大鱼!”李实笑呵呵的问道,方自明是他手下的第一员大将,深受他的其中。
看对方的样子,李实就知道一定是揪出了一个隐藏很深的蛀虫。不然,能让他这么慎重又兴奋的情况可不多见。
方自明快步来到李实的桌案前,带着颤音低声道:“孙端韵,通政使司通政使,太后的族人,私自将太后的宫庄侵占,据为己有不算,还捐给了通光寺数十亩之多。”
“这也是我们在查抄通光寺的财产田产是意外发现的,具体的情况还在查察之中。但是下官确信,咱们的这位通政使大人问题肯定不小。”
方自明的话后面的李实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说实话,这的确是一个大大的大鱼。
廉政院只看皇帝脸色行事,不买任何人面子,但是事情涉及到了皇家,还是太后,就不得不让人慎重了。
而且,通政使司如今虽然没了什么实权,但是好歹也是一个正三品的朝中大员。还披着皇亲国戚的外衣,想要动他,必须要皇上亲自点头才行。
乾清宫内,听完李实的汇报,朱祁钰揉了揉额头,说真的,他也不想和太后杠上,但是这件事既然牵扯到了太后的亲族,不办的话,廉政奉公就是一个笑话,以前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严查,只要犯了法,任何人都绝不姑息!”最终,朱祁钰还是坚定了决心,即便是因此和孙太后关系闹僵也在所不惜。
“那太后那里、、、、、、?”李实有些担心的问道;
“大胆的去查,有什么事情朕还在这顶着呢,你怕什么?”朱祁钰看了对方一眼,神色明显的有些冷冽。
李实心头一紧,很明显因为自己的顾忌让皇上不快了。
他急忙退下,为皇帝之令是从在他心中愈发的根深蒂固。
再有下次,他知道廉政院院正就该换人了。
(本章完)
第133章 一波未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