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3章 大发雷霆[2/2页]

大明天子录 俏皮的毛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有什么不妥吗?”朱祁钰淡淡的问道;他虽然不知道金濂等人的打算,但是他也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谁算计谁还未可知呢!
      “回皇上,路修缮了就是为了通行。既然是为了通行,为什么还要征收过路费。即便是要征收过路费,也应该由户部牵头。一个小小的民间商会就做着官府才能做得事情,如此不分尊卑的行为,臣认为当严惩。而因此引发的民怨沸腾更为严重,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金濂犹自显得极为气愤的道;
      朱祁钰不置可否,他淡淡的道:“过路费指的是通过某条路段需要缴纳费用,古时候这种路卡很多,如今在我大明倒是不存在的。不过,那也要看情况,对于这种适用于国家交通的基础建设,如果朝廷无力维持,民间的商会筹集资金修建,他们自然有权力对使用这种便利的任何人收取合理的费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朝廷官员。而因此引发的骚乱和民怨不满,则是官府的不作为,难道人家筹钱建的路就一定要免费给你使用吗?”
      “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乱了套了。”金濂心中一沉,急忙避重就轻,再次将问题拉到过路费上面,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提议,让皇上责罚了其他衙门。他道:“税务收取本是户部的权利,如今被一个民间商会越俎代庖,朝廷的威严何在?
      “朝廷的威严在当初龙腾商会向你户部商议铺设官道的时候就已经被你们自己踩到脚下去了。”朱祁钰冷哼一声,呵斥道:“年前龙腾商会是否有人曾向户部和工部递过折子,就官道的铺设花费问题想要和你们进行讨论商议,可是你们呢?仗着身为朝廷部衙,眼高于顶,不屑和其谈判,导致龙腾商会全部的钱款全部砸在了水泥路上,险些就此分崩离析。现在人家在自己铺设的路面上设置收费关卡,一点一滴的收回花出去的银子,难道这也有错?”
      “不出一分钱就算了,如今人家用这种手段收取投出去的银子,你们户部还想趁机拿捏摘桃子,将收取过路费的权利拿到自己手上。是你们想的太美,还是都将别人当成了白痴?铺设官道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这么积极主动地靠上去伸出援手,这个时候想来分一杯羹,还想要拿大头,简直就是朝廷的耻辱。”
      朱祁钰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的户部尚书金濂,以及户部其余官员和工部的一些官员,喝道:“身为朝廷大员,掌管一部衙门,不知道为民谋福祉,局势推诿,光想最后捡便宜。如果人人都如你等这般,我看不等别人来攻,我大明自己就土崩瓦解了。”
      以金濂为首户部官员闻言大吃一惊,神色大变,慌忙请罪。
      “皇上息怒,金大人他们也是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等不耻的行为来,还望皇上赎罪;”身为政事堂的总理大臣,面对下面小弟的愚蠢,他也只能陪出一张笑脸来了。
      于谦是真的心累,他现在一脚踹死金濂的心都有,之前还提醒过他不要乱说话。这位可好,所言所为简直就是恬不知耻,连带着让他也在皇帝面前丢尽了脸面。
      “他们不是糊涂,他们是愚蠢。是寡廉鲜耻。”朱祁钰犹自感到气愤不已,这件事他早就想处置了,一直忍到现在才爆发。
      将一个如此重要的朝廷部衙交给这些人的手上,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跪在地上的金濂脸色极为难看,心理像吃了翔一样难受。本想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龙腾商会掌控的水泥路收费权拿到手,甚至是将整个龙腾商会都纳入户部。没想到他退而求其次竟然也栽的如此之惨。
      他不知道,自打户部和工部拒绝了龙腾商会请求共同出资完成京师改造后,朱祁钰就将户部和工部记恨上了。如果不是龙腾商会在那段时间全力运转的话,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会被饿死冻死。他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龙腾商会是他在背后撑腰,暗中扶持起来的。而龙腾商会的所作所为于国于民都有大功,这一点他们身为朝廷重臣不会看不到。可是,当龙腾商会主动去找上门来的时候他们竟然还满是借口的正大光明的拒绝了龙腾商会的商谈。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本就已经耗光了私库的朱祁钰罢了金濂等人的官职的心都有了,如此不顾大局的官员,留着又有何用。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去找他们的麻烦,金濂就忍不住蹦出来挑龙腾商会的不是了,这让朱祁钰再也忍不住,大为光火,训斥起来也是毫不留情面。
      他冲着跪在地上的金濂,以及满朝的官员喝道:“想取缔龙腾商会设卡收费的问题很简单,户部和工部出资将龙腾商会修建官道的所有钱款全部补足,他们自然不会再收费。不然,龙腾商会既不是官办,还给朝廷解决了大麻烦,凭什么不让人家收回成本?”
      朱祁镇杀气腾腾的道:“至于民怨问题,朝廷要想办法解决。这首先是因为你们的不作为引发的连锁反应,处置不当,将官司打到朕面前,或是百姓们的不满午饭完善解决,朕第一个拿政事堂开刀!”“臣一定会严肃处置此事,请皇上放心。”于谦心里一突,知道皇帝动了真火。他也不得不表态,他急忙道:“臣一定会严肃处置此事,务必使百姓满意,请皇上放心。对于户部问题臣也会严加处置,不会在让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朕只等着看结果。”朱祁钰兀自脸色严肃,对于于谦的承诺不置可否。
      不过,他虽然答应了于谦不动户部,可是他还是要趁此机会将由户部把持的铸币权拿到手。他早就想将铸币权从户部剥离出去,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
      明朝的兴亡,金融货币方面的原因起了很大作用,只不过这方面被人为的忽略了。
      明朝到了中后期以后,社会风气风气大变,朝廷官员腐败,政治混乱,政治帮派忙着群殴和争权夺利,政令难行;再加上社会思想启蒙,王阳明、李贽等的思想大量传播(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人”,反对思想禁锢。)对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明朝中后期的商业得到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发生在这一阶段。到了这个时候,白银成为大明官方认定的合法货币。
      明朝中后期,白银经历了从官方非法货币到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过渡的时期,隆庆元年(1567年)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这条法令是明朝在白银货币化客观现实下,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的合法货币地位。1581年,明朝正式推广“一条鞭法”,鼓励民众用白银支付税款,不仅直接导致白银成为当时经济社会的主导货币,也影响了之后200年全世界白银的走向。
      明朝自身的白银产量和存量与当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的货币需求量相差很大,从1592年到17世纪初,在中国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1:55到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1:125到1:14,外国白银向中国流入就成为当时贸易和走私的重要目的。
      而大明自1493年至1800年,全世界85的白银和70的黄金都出自美洲,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000吨,日本大约生产了8,000吨,总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7,000吨到10,000吨。17世纪30年代,西属美洲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和出口的衰减则使银和铜、银和粮食之间的比价上升,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货币流通与政府支付体系,明朝政府在征集租税以及供养军队方面遇到严重的困难,成为导致崇祯政权倒台的原因之一。
      (本章完)

第103章 大发雷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