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攻城拔地让东路军声势大振,也让辽国胆战心惊起来。
983年9月,辽景宗病逝于焦山行宫,年仅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是为辽圣宗。而萧卓则“母以子贵”被封为承天皇太后,并以太后的身份总摄国家大事。
自古以来,有多少皇帝就有多少皇后,而且皇后的人数只多不少。事实上皇后也代表着历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虽然大多数的皇后默默无闻,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但也有一些皇后因为他们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出色的权谋手段而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如武则天、孝庄、萧绰都是这群人的杰出代表。
萧绰(小名燕燕)绝非普通女流之辈,在她治理下的辽国也并非外界传言的那样羸弱。事实上,在她摄政期间,辽国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上出色的女政治家、军事家,有必要在这里多介绍下。
萧绰原姓拔里氏,因聪慧贤淑,绰约多姿被景宗看重,立为贵妃,不久后册立为皇后。
更为难得的是这位萧皇后不仅才艺双全,还通晓治国之道。在辽景宗死后,内部动乱之际,萧绰显示出了他的过人之处,急忙召来当时的于越耶律休哥和丞相韩德让等人,哭泣着说道:“辽国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边关也不稳定,这让我母子如何是好!”(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此时的耶律休哥因为战功卓著被升为于越,在辽国内的声望是无人能及,他的表态将决定着军中将领的态度,所以能获得他的支持是萧绰保证母子地位,稳定辽国内部的唯一手段。
耶律休哥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忠臣。在托孤寄命之际,在动荡不安之时,他选择了效忠,效忠新皇帝,并发下重誓:“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这不仅是份誓言,更是危难之际的担当。
耶律休哥是个有血性的汉子,胸怀坦荡,光明正大,说出的话自然是让人信赖的。对于这样的人是不需要玩手段,耍心思的,可对于权倾朝野的权臣,那就需要使用手段了。
如果说耶律休哥是军中的战神,那么韩德让便是百官之首。获得了韩德让的支持就等于得到了文臣们的认可。为了达到目的,她曾对韩德让说过这样一番话:“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皇朝事实类卷》)
为了能够让儿子继承大统,竟然选择委身嫁给韩德让。虽然史书上为了避讳,没有记载,但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韩德让最终成为了萧太后的男人。
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确实需要这样一位有权势的男人。
在稳定局势后,萧太后开始力革弊政,对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据《辽史·刑法志》记载,自萧绰变革之后,辽国“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无犯法“。
可以说辽景宗时期的精心治理和萧绰的利弊改革,使此时的辽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辽国处于鼎盛,宋朝实力强大,雍熙北伐将成为两国实力上的总角逐。
(本章完)
第61章 雍熙北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