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章 兵败高粱河[2/2页]

品读历史—宋 符运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著称的,自然是打的难解难分,从早上一直杀到中午。
      鲜血染满了脚下的大地,活着的士兵还在继续厮杀。战场上的形势仍然是势均力敌,辽军由良将压阵,宋军的几次猛攻都被一一化解。
      打仗是很费体力的,交战两三个时辰,体力自然是消耗严重。持续到中午(午时)时,杀戮中的士兵都呈现出整体的颓势。
      宋太宗一看这情景,大喜过望。辽军的底牌都已经出完,全部投入到了战场,但是宋军仍然还有底牌,那便是宋太宗亲领的中军精锐。
      这些精锐的职责是来保护皇帝的安全,一般情况下是不参与战斗的,但是在这个时刻,这些中军精锐将成为决战的关键所在。
      赵光义当机立断,下令派出三千中军精锐火速驰援前线战场。
      三千,人数不是很多,但是在双方体力耗尽,勉强支撑的时刻,这三千从未参战的精锐就显得极其重要。
      不出所料,这支参战的奇兵如同旋风一般席卷前线战场。此时的辽军再也支撑不住,开始败退。
      宋太宗志得意满,此战过后,辽军将不会再构成威胁,收复燕云,建立不世之功的伟业就在眼前!
      为了一战定乾坤,宋太宗又抽调了数千精锐奔赴战场,而他身边只留下少量的人马。
      这,将是致命的开始!
      宋军打出了所有的底牌,连皇帝的亲军卫队都被抽调一部分支援前线。那么,辽兵真的没有底牌吗?
      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自始至终,还有一位仁兄没有出现,他就是耶律休哥。
      作为这次辽军的主帅,耶律休哥把耶律斜珍推到了幕前,与宋军决战,他则潜伏了起来,准备发动这最致命的一击。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耶律休哥深得其中精髓。
      在清晨宋辽决战的时刻,他没有动。在中午两军疲惫的时候,他没有动。在宋军精锐驰援,辽军即将溃败的劣势下,依旧选择了冷眼旁观。可就在宋军即将大获全胜的时刻,他发动了致命的一击,直接向着宋太宗的方向冲杀而去。
      耶律休哥率领着斡鲁朵(辽军真正的精锐),一路拼杀,直奔宋太宗所在的中军大营。
      这一杀招可是“将军”啊,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那么由谁来保护主帅呢?
      虽然宋军的兵士拼死相抵,但仍是不敌,宋太宗赵匡胤狼狈南逃(据说逃跑时还中了两箭),宋军由于军心不稳,导致大败而归。
      《宋史》中关于高粱河一战的记载极其简单:癸未,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看到了吧,就败绩两个字。
      相对而言,《辽史景宗篇》中的记载就详细多了: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战于高梁河,少却;休哥、斜轸横击,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甲申,击宋馀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本章完)

第55章 兵败高粱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