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章 矛盾现[2/2页]

品读历史—宋 符运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双方一来二去,李业记恨上了史弘肇。
      李业来武的不行,来阴的可是很有一套。
      落井下石一向是某些人的传统。正当苏逢吉弹劾史弘肇的时候,李业看准时机,不断的在皇帝耳边煽阴风点鬼火,这让刘承祐对史弘肇不满的情绪在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郭威胜利了,他用最小的伤亡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这一战不仅奠定了他在军中的崇高地位,更证明了他是这个时代毋庸置疑的强者。
      郭威带着军队胜利凯旋,但是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理由很简单:他犯了兵家大忌——功高震主。
      就在郭威得胜归来的路上,后汉政府内部出现了问题,而这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围绕着战功展开的。
      后汉隐帝刘承祐认为,郭威劳苦功高,为了表示“关心”,他在皇宫周围修建了一座很大很豪华的住宅,同时也为了“体恤”下属,让郭威不那么操劳,给他放了三个月的假,让其好好休息。
      明明是要罢免军权,说的那么好听干什么?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为了防司马懿也是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战时起用,战后罢权,这也不失为帝王的一种统治手段。
      可以说皇帝的诏书一颁布,就得到了文臣的拥戴,只是这诏书却迟迟没能执行下去。
      原因很简单,因为武将集团的阻挠。
      这时候我们的老熟人史弘肇先生跳了出来,他认为皇帝陛下赏罚不明是昏君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让郭威统帅三军,这样后汉军队才能发挥出更加出色的战斗力!
      而作为文官之首的苏逢吉却认为此事万万不妥。他们这些文臣一致认为可以给郭威较高的荣誉,但绝不能授实权之职。
      史弘肇和苏逢吉在朝廷大堂上激烈的争辩了起来。双方针锋相对,吵的那叫一个面红耳赤。最后吵急眼的苏逢吉说出了心中的真实想法——将有异心,当如何?
      这句话说的太直白,也太重了!
      想不到为国征战沙场多年,忠肝义胆,得到的却是这样的评价!
      史弘肇是直臣。听完这话后,寒心的同时心中顿时升起无名之火,指着苏逢吉的鼻子怒骂:“你们这些人除了会整天嚼舌根,还有什么用?国家迟早要坏在你们手里!”史弘肇骂完苏逢吉还不解气,又将目光对准了坐在皇位上的刘承祐。
      “陛下赏罚不明,任用小人,迟早亡国!”说完这句话,史弘肇转身离去。
      刘承祐气得从椅子上腾地站了起来,脸色铁青的看着史弘肇从他的眼前消失,愣是没有说出话来。
      可以说史弘肇的这句话就像是一个炸药包,炸得皇帝“下定决心”,也足以炸得他自己粉身碎骨!
      看过抗战电影的都知道,炸药包是不会自己爆炸的,需要有人去点燃导火索。而点燃这个导火索的就是皇帝的舅舅——李业。一直以来,他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击史弘肇,看准时机就在皇帝的面前煽风点火。
      李业没有忽视皇帝眼中的熊熊怒火,他意识到一个绝佳的打击报复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旁敲侧击道:“现在史弘肇已有反心,陛下要早作准备!”
      这把火加的真是时候呀!
      看着嚣张离去的史弘肇,刘承祐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本章完)

第10章 矛盾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