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漪华也被叫到淑太妃的鸿福殿问话。
“徐宝林的孩子现下在何处?”鸿福殿内檀香袅袅,满室飘香。一进殿,摄政王就问陈漪华。
“回太妃,回王爷,今日离宫之时,徐宝林的宫女曾拦下奴婢,向奴婢求救。说徐宝林的孩子病重,但是不敢求医。不过当奴婢赶到之时,徐宝林已自尽,那孩子也断气了。”
“奴婢二人商议着,一具死尸留在宫里,既晦气又可怜,就抱到后花园埋了。”
“哼!徐氏与人私通生子,如此丑事自然不敢让别人知道。哀家问你,那孩子真的死了吗?”淑太妃冷冷地嘲讽一声,并不相信孩子已死。淑太妃一身华衣金钗,雍容尊贵,不可侵犯。
“回娘娘,孩子确实已死。”陈漪华坚定地回答。
“你跟本王走,本王要把他挖出来。这样的孽种,不能留在宫里。如若你敢抗命,你便是包庇罪犯。当一同论罪。”语气冷硬,不容辩解。
陈漪华身为下人,在主子身边尽心当差,做好本分便是。但她听两人这样说,觉得他们太不近人情了。于是大着胆子分辨道:“徐宝林已知错,为悔罪也自尽了。那孩子死了便死了,若能活着也是他的造化,二位何苦要对一个孩子赶尽杀绝?”
话落,陈漪华惊觉不对,赶紧下跪请罪。此事本就是皇家丑闻,即便要劝,也应私下里好生与王爷说明白,反正那孩子又不是皇家血脉,是死是活都和摄政王无甚关系。淑太妃越想越头痛,罚陈漪华在鸿福殿门前跪上两个时辰,好好反省。留下柳霖陪伴她,摄政王欲先回王府。正准备离开时,韩问莲的侍女春荷跑来告诉摄政王,有人在花园里打起来了,此事惊动了太妃,原本春荷是奉韩问莲的命令来向王爷禀报什么事情,但她见有人打架就赶紧来找摄政王了。
待众人赶到时,看到一名宫女打扮的女子追着一个太监打骂,下手颇狠,脸都被抓花了。那小太监也不甘示弱,还手去扯宫女的头发,直到柳霖上前将他们拉开,两人才看到淑太妃和摄政王满是怒意的脸孔,纷纷下跪行礼,告罪求饶。
宫女跪行至摄政王面前,哭着说徐宝林冤枉。淑太妃也听见了。事关皇家体面,摄政王赶紧让其他看热闹的宫人退下,只留下亲近的侍从在身边伺候。
再次回到鸿福殿,徐宝林的宫女哭着回禀了事由。徐宝林早年选秀时,曾与一位何婕妤同住,徐宝林嫉妒何婕妤貌美,暗中下药致使何婕妤退出选秀,她们二人都是慧淑皇太妃刘氏的人,当年太后选了叶皇后等四人之后,刘太妃又推荐了徐、何二人于皇帝大婚后入宫。入宫后,二人时常争宠斗气,无奈何氏无论才能美貌总是压徐氏一头。后来徐氏虽然得宠,但品阶一直都是宝林,心中忿忿不平。直到先帝驾崩她出宫守陵,认识了那侍卫之后才品尝到爱情的滋味。由此,徐氏也明白,自己这么多年是白活了。她与侍卫相恋,怀孕生子。这件事被何婕妤知道了,何婕妤为了报复徐宝林,扬言要在先帝冥诞之后将此事公之于众。气得徐宝林动气早产,徐氏担心日后她生子一事暴露,摄政王与淑太妃不会放过她的孩子,于是,她打算命宫女悄悄找到摄政王,向摄政王求情,只要王爷能饶了她的孩子,徐宝林愿意以死谢罪。
宫女这才遇上了陈漪华,并向她求助。至于那宫女,本是徐宝林的奶娘之女,自幼与徐氏情谊深厚。如今见到了何婕妤手下的人,自然心生愤怒,追着他打起来。
陈漪华听了之后,站出来劝她,说身为婢女,虽然人微言轻,但在主人犯错之时,她也应该及时规劝,好让主人能迷途知返。而不是只会帮主子当爪牙,做坏事去害别人。能让主人知错改过,悬崖勒马的,才是真正走的长远也能受到重用的人。不然只会害人害己,两败俱伤。
在场的人纷纷夸赞陈漪华,说她讲的很有道理。一旁的春荷也很受触动,她咬着唇,流下了眼泪。
夜晚,王府
摄政王在寝室看书,陈漪华将荔枝、葡萄、苹果橘子等水果剥皮去核装进一个棕漆圆盘内,端着送给摄政王。
“王爷,漪华知错了。不该当着太妃的面顶撞王爷。即便有些事情奴婢看不惯,也该私下禀告王爷才是。请王爷恕罪。”
“那孩子是让皇室蒙羞的证据,不该留。改日你带着本王去把他处置了便是。”
“不行,王爷,让皇室蒙羞是指宫中的皇子皇孙,宫女太监做出有辱国体的事,那才是真正的大罪。先帝早已去世多年,人非草木,嫔妃爱上别人,就真的如此十恶不赦吗?
“你是非要为了一个孩子跟本王作对不可了?”摄政王怒道。
“王爷,您的父亲韩大人昔日在战场上杀了人,将来他的后人若来找您寻仇,难道您会不还手,任由他杀您么?好啊!这也没错,父债子偿嘛!那您就可以不用还手,随他杀好了。”
“那您觉得,这样是对的吗?”陈漪华分毫不让,据理力争。一番话,说的摄政王无言以对。就在此时,德管事来报,说与陈漪华同屋的紫云出事了
第十五章:风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