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后来两人就成亲了。王玉泉曾对李若兰说,人生最幸运的事,不是一生荣华,而是能平安、自由的活着。由于伤及心脉,大夫救治时曾说,王玉泉活不过三个月。所以他想在剩下的日子里与李若兰相守,李家人大为感动,也不管女儿是否会守寡,当即做主把李若兰许配给王玉泉,跟随他进京完婚。在生死关头,有什么能比活着更重要呢?王玉泉会那样说,想必今后无论他还剩下多少日子,他都会努力做个好丈夫,好父亲的。比起那些攀龙附凤,贪慕权贵之辈,嫁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
后来,淑太妃脱险回京,为了感谢王玉泉,赏赐了他白银千两,还让宫中的手艺匠人到翠羽坊去传艺,与翠羽坊的工匠交流学习。有了淑太妃的扶持,翠羽坊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相救太妃之事,李若兰自然不会告诉张尧,不过她前面的一席话让张尧的眼光泛了红,他单手握拳沉思着。一阵风吹过,两人的衣角裙摆随风飘荡着,平静湖面上也荡起了圈圈波纹。
夜晚,翠羽坊二楼卧室
李若兰洗漱完毕,哄睡了女儿之后,坐在窗前纳凉赏月。片刻,王玉泉推门进来,李若兰起身为丈夫宽衣奉茶。
“张尧怎么说?”王玉泉自然知道妻子白天干什么去了。他向李若兰追问结果。不过,正如张尧说的那样,那些话虽然是为了他好,但张尧总要自己去感悟一番的,不可能听完就说,好吧!你说的有理,那我不这么做了。身为朋友,既接受了张尧的请托,答应帮助他,发现问题就该及时提点,以助他逐步改正。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他们尽责了,而他也明白便好了。
“反正我跟他说了,如果漪华不喜欢他,他也不要痴心错付,越陷越深。”李若兰道。
“是啊!能利用时势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不过,不能为了野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去利用别人。”
“这一点,我也提到了。如果他不谨记的话,不仅会成为摄政王第二,他所有的隐忍,谋算也都将暴露于人前。”离开前,李若兰告诉张尧,如果他做事不能深思熟虑的话,他们夫妇就会将一切禀明摄政王。张尧若是知道轻重,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月朗星稀,一片静谧之际,摄政王府的角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身穿黑色斗篷的人,他猫着腰,来到后巷的暗处,与一个身材高大的蒙面人相见。
“主人。”撩起斗篷,恭敬地跪地行礼,然后起身回话。
“王府可有什么异常?”
“主人,摄政王府一切正常。只是自从来自云州的陈漪华入府为侍女之后,王府似乎要有大事发生了。”
“怎么?韩问天看上了那个女子?”那人拉下面巾,嘴角露出一丝阴毒的冷笑。
“这倒不是。韩问天的表亲罗琛看上了陈漪华,而陈漪华又是叶文彦叶国丈新收的女弟子。她的师兄张尧最近也对她很殷勤。”
“有意思,这文张尧,武罗琛看上了同一个女人,日后可有好戏看了!哈哈”笑了两声,那人意识到不对,赶紧四下张望,怕惊动别人,笑声也止住了。
“我与韩问天不共戴天,想必罗家也不会同意罗琛娶这个陈漪华。你想办法把陈漪华和张尧凑成一对儿,不要太刻意,推波助澜即可。”
“是,主人,小的遵命。”仆人模样的男子应道。他抬起头,两人的目光交汇,眼中尽是志得意满和心照不宣。
张尧与罗琛是年轻一辈当中的后起之秀,两人一样的少年才俊,文武双全。也曾一起上过战场,罗琛在阵前奋勇杀敌,张尧在阵后运筹帷幄。一起并肩作战,破敌立功。一时名动天下,被人合称为“文张尧,武罗琛”这是继当年“书文彦,武振飞”之后的又一个二人合称。
第十四章:暗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