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开解(二)[2/2页]

英雄谋:华若谁家 那时微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陈姑娘不必进去了,回去伺候摄政王便是。”嬷嬷语气不善地说了一句。陈漪华也懒得与她争执,跟罗琛身边的小厮说了一声便回去了。
      罗府内院,罗夫人卧室
      “打发走了?”罗夫人靠着躺椅,问身边的嬷嬷。
      “回夫人,打发走了。”
      打发走陈漪华,罗夫人差人请来韩问莲。那边,罗琛听了小厮的回报,准备去找罗夫人理论,被韩问莲拦住了。她劝罗琛,若罗琛真心喜欢陈漪华,此时便不该为了陈漪华与母亲起争执,何况寿宴之事,罗夫人对陈漪华已有成见,若他急于为陈漪华出头,无异于火上浇油。罗琛这才打消了念头,回房看书去了。让下人陪着韩问莲在园子里逛逛。傍晚,罗琛借口送韩问莲回家,终于有机会来到王府,见到了陈漪华。几番患难相处,陈漪华对罗琛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一见面,两人便如同久别重逢般激动地四手相握,满脸笑意。直接忽视了在一旁的韩问莲。韩问莲对二人的默契情谊嫉妒不已,哭着跑到田氏面前告状,说罗琛以她的名义偷偷在王府和陈漪华约会,罗琛可以不喜欢韩问莲,但是不能利用她、欺骗她云云。田氏闻此大怒,当即气得晕倒在地,罗府下人立即出门寻找罗琛。
      王府这边,罗琛与陈漪华并肩漫步,相谈甚欢,好不惬意。突然听说母亲晕倒,顾不上陈漪华,马上回府去了。
      “琛儿啊!那陈漪华不过是个婢女,你不能为她伤了莲儿的心哪!”此时,清醒过来的田氏苦口婆心地劝着儿子。
      罗琛道:“娘,我一向把问莲当成妹妹,如同珊儿一般。没有别的意思。”
      “你没有别的意思,莲儿可是从小喜欢你,一心想嫁给你的。你现在跟那个陈漪华”提起陈漪华,田氏更头痛了,捂着脑门做痛苦状。吓得罗琛不敢再说,一心服侍母亲吃药,陪着她说话。
      由于田氏卧病在床,最近几天罗琛都没来找陈漪华,陈漪华心中不免失落,想着想着就哭起来了。此时,叶国丈正要给两位弟子讲课,见陈漪华如此伤心,他让张尧陪着陈漪华到院子里走一走,缓和缓和情绪再回来上课。
      花园里,陈漪华越想越伤心,由小声啜泣转为放声大哭,张尧轻声细语地安慰她,哭罢止住了泪,陈漪华对张尧说起了她哭泣的原因。
      昨天,罗府的下人送了两块衣料和一些首饰来给陈漪华,说是答谢陈漪华曾搭救过罗琛,随礼附上的,还有一封罗琛的亲笔信。信中说,罗琛感激陈漪华的相救之恩,特送来谢礼,因公务繁忙,日后将不再私下相见,盼陈漪华能平安康健,尽心在摄政王府当差。二人的情谊也就到此为止了。
      自错信他人,误入荒村圈套后,陈漪华一度不愿相信陌生人,只因罗琛与她一同患难过,再遇后也对她以礼相待,几次相谈甚欢,遂二人结为好友。罗琛又是摄政王的表亲,如今他们的情谊日渐深厚,怎么说绝交就绝交了?陈漪华伤心困惑,哭倒在张尧怀里。张尧一向冷漠孤僻,面对陈漪华突如其来的举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片刻后才回过神来,抬手拍着陈漪华的背以示安慰。不知过了多久,陈漪华竟在张尧怀里睡着了,脸上泪痕犹在,张尧轻轻将她打横抱起,送回房间休息。远处,叶国丈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而后,陈漪华虽仍旧伤心,但还是认认真真在府里当差,春节过后,她与祖母一起进京,去到了慈顺堂。
      慈顺堂原本是一座废弃的荒院,后经修葺改建,一所院子里分成了好几处阁楼。药房、厨房、起居室、帮工住处。老人与孩子们的房间各不相同。一群无家可归的人聚在这里,大家相依为命,彼此关照。而此处就是他们的家了。陈漪华把父母的牌位也一并带了来,择日供奉到京城的普济寺之中。
      听说陈老夫人要到慈顺堂居住,叶国丈三个月前就交代人打扫好了房间,老人家在此安顿下来,陈漪华当差之余可以到此地来看望她,若有需要,也给慈顺堂的众人帮帮忙。陈老夫人非常感激国丈对自家孙女的关照,她也愿意在慈顺堂居住,与大家一道交友相助,陈漪华出身乡野,现下也年轻,顽劣惯了,希望国丈日后好好教导她。若有错处,打骂惩罚也不要手软,一定得让她吸取教训,努力改正。
      叶国丈答应下来,他让陈老夫人放心在此居住,若有不便,尽管叫慈顺堂的人传话到府上,他一定相助。
      陈老夫人心下更是感激,嘱咐孙女不可任性,一定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多跟老师学些礼仪学问,遇事多向老师讨教。摄政王日理万机,又不认识陈老夫人,自然是不会见她的,不过,陈漪华当差期间也算是体贴周到,尽心尽力,他允准陈漪华陪祖母在慈顺堂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府当差。陈漪华高兴极了,隔空抱拳以表谢意,回房守着祖母说话去了。
      作者的话:看文的亲们冒个泡,留个言呗

第十一章:开解(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