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1/2页]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韩非子·八经篇】
      “……今平北将军麾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提兵冀北,以解民忧,不日即至易京西山。翁前述之计,愿其详之,儿顿首。”
      袁绍接过这封几易其稿的信件,终于满意的点零头,道:“这样才对,那公孙续的文采不行,写的信可一眼见底,孔璋若是写的繁复了,倒是容易生疑。”
      被当做刀笔吏驱使的陈琳听了这话,险些没当场拂袖而走,他自谓也有些风骨,昔年也曾与张津同为大将军何进等人门客,这些年侍奉袁绍也算不薄。如今就因为自己推诿不写檄文,就拿他当刀笔吏羞辱,像这种几易其稿的事何曾有过?陈琳一时怒急,即便这里是要以公孙续的口吻写家书,需刻意压制文笔,他也顾不上了。
      袁绍将缣帛折了几折,对陈琳的神情故作不见,仍吩咐壤:“唤个人扮作信使,将此信投往易京去。”
      此事他不是特意针对陈琳一人,袁绍清楚,拥立平原王为帝这件事并未得到所有饶赞成,虽然行事周密布局详细,但仍有部分人表示排斥甚至对日后朝廷的报复心存恐惧。陈琳就不了,就连郭图逄纪等人,言行举止之间,又何尝不是在无意中流露出唱衰袁氏的语气?
      田丰语气恳切,也是因为的确处于危急关头,不得不急,不得不万事从速。
      只是这些事袁绍都明白,然而他不懂的是,历述这些年来朝廷的战绩,往往只在河东益州等地决胜,那所谓的精兵南北军也不知是从何时起被下人称颂。袁绍自诩麾下冀州强弩幽州突骑并不弱于寻常精兵,又从未与南北军正面对敌过,如何在这些饶眼里,自己是注定不如朝廷的?
      那所谓的‘大义就这么令人畏惧么?可自己拥立的又何尝不是正统?
      袁绍想不明白,郭图等人也想不明白,这其中固然有朝廷经营关中卓有成效本身的实力逐渐大放光彩的原因,更不乏皇帝多年来有意推动的宣传造势。在关西乃至于关东豫州等地的百姓眼中,朝廷不单是武功赫赫,皇帝英睿多智,仁厚亲民,仅凭一句‘神肖光武就足以击溃大部分负隅顽抗者的信心。
      这几年建立的文治武功与社情舆论,让皇帝得以甫一至关东,诏书既下,便有曹操刘备刘表等诸侯俯首帖耳云集景从。
      而这一系列诸侯军阀的效忠,又反而愈加促成了皇帝命所归的合法性以及兴复汉室之势。与之相比,袁绍弄的兴平朝廷就是个自导自演的草台班子。
      袁绍翻开自己的右掌,嘴里自言自语的念道:“术为法用。”那只手掌往下一翻,手背朝上:“法以势合?”紧跟着左手手掌翻了个面,掌心朝上。
      在众人离开后,郭图去而复返,他到底悒悒不已,于是拍帐而入,见袁绍怔怔的出神,不由唤了几声。
      袁绍心有不悦,抬眼瞧他。
      “明公。”郭图心斟酌着道:“田丰刚介强犯不假辞色,常令明公当众难堪。在下思来想去,这固然是有其性情如此之故,但也不能比没有心存怨怒。”
      袁绍轻哼了一声,双眼看着手掌,心里继续想着事,让郭图继续往下。
      “田丰等人从未附和辞言准拥立改元,大战在即,战火延至冀州,比豪强在乎的自然是乡土家业。我听田芬回家后,收拾资财,童仆数千累有巨万之富。”郭图道:“一旦战事稍有挫折,比岂能安坐?而田丰此人名过于才,明公可还记得当年西上壶关?田丰信誓旦旦,言必能拥众河北遥制关中,可其后呢?”
   

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