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自己吃了大亏的情况之下还能答应苏诚合作的事情也算是比较大度了。
      就像苏诚当初所设想的那样,在外守城的将士们陆续回来之后,就在锦州的城外修整了那么一日之后,苏诚便直接带着他的将士们赶回来了京师。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能这么快就回京,还是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的前提之下,因而所有的人自然就很是欢喜了。
      差不多七武大臣和全城百姓的面把苏诚以及新军将士给表扬了那么一番,当然着重表扬的还是苏诚,之后才跟着新军将士们到了营地。
      这些将士们离开也就只有二十余日而已,一切与他们离开的时候也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不少他们熟悉的兄弟把性命丢在了异国他乡。
      回到这里的时候难免还是会想到他们的音容笑貌的。
      苏诚本就是个念旧情之人,全军五千将士,苏诚并不能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牺牲在外面八百余名的将士们,苏诚即便是拿起牺牲将士们的名单也对不上他们的容貌。
      苏诚在最后的时候还直接给这些牺牲的兵丁们也准备了位置,今天的这个胜利自然也是有他们一份功劳的,理应在这场庆功会之上给他们预留上一个位置的。
      陪同着朱由校一起留下来的人,自然就有魏忠贤和杨涟,另外还有一个王安和骆思恭,这些人现在朝中的地位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也都成为这支新军的组建做出过贡献,这个时候他们他们理应与朱由校一起参加这个庆功酒的。
      就连魏忠贤也都为新军筹集军饷的时候做了不少的事情,这里苏诚就对魏忠贤有敌意,但就目前魏忠贤的表现仍旧是可圈可点的,其实只是因为知道了朱由校并非是个小孩子了,他所做的那些事情朱由校在心中都了然而已。
      不过魏忠贤那人骨子里就有种坏,不可能这么快就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苏诚所说的那般在找到能够制衡东林党的人之后把他换下来之后,亦或者把东林党大换血。
      这样才不至于导致后来魏忠贤倒台之后大明迅速垮台的事情发生。
      朱由校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对这些将士们就这次的庆功做了致辞,最先说的当然就是对牺牲将士们做了悼念,他们才是此次能够凯旋牺牲最大的,其次便就是感谢其余的将士们。
      能被皇帝敬酒感谢,这些兵丁们也感觉到了无比的殊荣。
      其次便就是勉励他们在未来能更快的建功立业,为大明创造更大的辉煌。
      总之,朱由校摆下的这个庆功酒不仅让苏诚满意,更让新军将士们很是激动,从始至终他们的士气都特别的高涨。lt;gt;

第392章 庆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