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章 事情总在料想之外[2/2页]

抗战之血染长空 西瓜是水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不过他记得自己这个大姨嫁到了固始,因为太远,每年就是过年才走动一次。
      而且记忆里她虽然并不瘦,但是也没现在这么胖得离谱。
      看到杜剑南遇到了亲戚,那个司机不用提醒,就停下了车子。
      桥上车子四周的人也不走了,一个个睁大着眼睛瞧稀奇。
      “吓,你还不知道啊?你大姨和你大姨夫,你小老表两口子,都来跟你家干了。”
      那个胖女人一脸得意的嚷道:“自从去年夏儿打仗,你当飞行员的消息城里城外都知道了,人人都买咱家的豆腐吃;到了今春你在武汉,南场,打了几百架鬼子的飞机,咱家的豆腐都买疯了,人人都要吃一吃咱家的‘爱国豆腐。”
      “就是,就是;少爷,现在在咱这信阳地面儿,谁家要是红白喜事不用咱‘杜记爱国豆腐,都能让乡亲们指着脊梁骨给活活骂死!”
      后面一个身穿青袍子,手里拿着一个算盘布袋,腋窝里夹着账本的老头子,一脸的傲然谄媚。
      “这是老忠,咱家的账房,可是一个‘好算盘。铁蛋,你这是上哪儿,中午在家吃饭?我好给你妈说这事儿。”
      ‘杜剑南的大姨,依然是一脸的高兴。
      “账房?你们这是——”
      杜剑南突然有了很不好的想法。
      “给对面三里河送豆腐,顺便收一收上旬的账;你看——”
      那个胖女人得意的指着后面一溜儿三辆空了的独轮车:“这是今早三里河的豆腐车。”
      “是杜飞官回来了!”
      “打下来几十架鬼子的杜飞官回来了!”
      “什么几十架,再乱嚼舌头老子扇你的大脸!是几百架知不知道?几百架!”
      “杜飞官真给咱信阳长脸,不是有他,全世界谁知道咱信阳是哪地儿;我过桥就去买一斤,不!——三斤‘爱国豆腐,咱也爱国!”
      “那你可得快点,人家现在的‘爱国豆腐卖的快地很,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现在谁家婚丧起屋来子,桌子上要是没一大碗‘爱国豆腐,都没脸见人!”
      顿时,整个船桥都沸腾起来。
      并且,这种沸腾以着极快的速度,朝着南岸的三里河,北岸的信阳老城传播而去。
      ——
      “嗡——”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吉普车在两面夹山的公路上,一路南驰。
      杜剑南铁青着脸色,默默吸烟。
      ‘杜记爱国豆腐。
      这六个字,如同六个大巴掌,在不断的扇着他的大脸。
      他杜剑南不介意因为自己的出现,让这个‘杜剑南家的豆腐卖的供不应求。
      可是一旦用‘爱国,来进行道德‘绑架这里的老百姓。
      成为豆腐店的牟利工具。
      甚至已经十分扭曲的,改变了这一地界的习俗习性。
      把原本很严肃神圣的事情,进行表象化娱乐化金钱化的低级转移。
      这却是杜剑南万万难以忍受的事情。
      而且,假如杜剑南预料的不差,这家‘杜记的猛然崛起,至少断绝了这城里及其周边十几家豆腐店的活路。
      现在正是抗战的艰难时期,民生更是处于破产前的悬崖边缘。
      杜剑南不禁想起了商丘城里面,那些逃荒无奈卖儿卖女的人。
      打开记忆的闸门。
      这具身体的家庭,在信阳城也算是小康水平,不然哪有闲钱供应他到南京上大学。
      而且在当飞行员以后,除了这两个月战乱四起(关键是已经换了灵魂),之前他经常给家里寄钱。
      也就是说,家里根本不缺钱。
      当然,想挣钱是人之常情。
      但是,即使不打‘杜记爱国豆腐这个牌子,生意就会很好了。
      何必要做得这么狠?
      “咔!”
      杜剑南低头挡着风,点起一支烟。
      总希望事事简单,干净,没有什么牵挂和桎梏。
      好一心一意的跟鬼子决战在蓝天。
      可是,
      “唉!”
      春风吹拂,青烟遇风而散。
      杜剑南长叹一口气。
      人生之事,真是十之八九,皆不如意。

第一百三十章 事情总在料想之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