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李默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是我忽略了大家的积极性,那么现在请各位来到会议室。”
      静静眼睛一亮,“大佬,您有了新构思?”
      李默确定的点了点头。
      静静欢喜雀跃。
      会议室内
      李默看着会议桌旁期待的5双眼睛,小心地从手提箱内拿出了一个盒子。
      5双眼睛紧紧盯着盒子。
      李默轻轻打开盒子。
      盒子内有一个透明的试管。
      试管内装着少许墨绿色的物质。
      5个人面面相觑,不是说新构想吗,怎么拿出了这种看起来有点恶心的物质。
      他们都不明白李默的意思。
      “大佬,这是?”身为自封的首席实验员,静静率先举手问道。
      李默用手轻轻的甩了一下试管,很明显里面的物质是一种固态物质。
      “这就是我的构想。”
      “这?”
      “这!”
      质疑声四起,在他们的认知中,电池内部的物质应该是液体,因为液体更有利于电离子的传输,目前最常见的锂电池内部就是呈现液态的锂离子,即使他们研究的空气电池,内部也是液态的金属离子,所以在固定思维中,固态物质与电池没有丝毫牵涉。
      李默微微一笑:“这试管中有01g的高纯度碳和极少量的锂元素,它们就是我们下一代的电池原料。”
      “碳?”
      “碳很难电离的,不会大佬您连这个也不知道吧?”
      “这墨绿色的物质是碳?”
      李默对于他们的质疑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就连他当时得知外星电池的电芯内饰高纯度的碳元素时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碳就不能作为电芯吗?”面对质疑,李默反问道。
      “没有规定这样说,可是碳它”听到他自信满满的反问,静静犹豫起来,但是这明显违反了科学的认知。作为科学的信徒,她不会轻易屈服在权威之下。
      “也许碳作为电芯真的能行的通。”这时旁边一直冷眼的周大方插言道,“我虽然并不懂化学,可是这个问题在数学角度是解释的通的。”
      “大家知道碳有几种结构吗?”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金刚石,石墨,木柴碳,然后还有c60,c70。”静静如数家珍的说道,旁边的眼袋三人组频频点头,作为实验狗,他们在化学方面是专业的。
      “可是在数学上,这些结构体唯一的区别就是内部构造不同,具体的说就是原子内部电子的轨道不同。这是它们唯一的差异,也许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周大方尽量放慢语速,让在座的众人可以听明白他的意思,“这就说明了,也许会存在许多碳的结构体。”
      “可目前除了这几种碳,并没有新的发现,或者说是发现了但它们并不能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存在。”
      “那样的碳结构体,是毫无意义的。”静静反驳道,就像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一样,包括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类自己创造的,一共有118种元素。理论上元素种类是无限多的,118号再往后的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极不稳定,半衰期极短,没有办法保存,在目前看来没有太大的制造和实用价值。

第223章 碳结构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