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袁思焕,自岭南而来参军。
我们既然加入到幕府标营,来到参军,做到本千夫长的部署。
我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
几年前,我在岭南得知家国有难,就北上来参军。到了扬州后,得知史军门组建了标营,我就加入了。大家在这个千人队里面,以后就是归幕府标营的人了,归于史军门统领。
说到这个幕府标营,这个幕府,这个标营是要做什么的,我想大家还不是很清楚。
朝廷建立了江北幕府,是为了什么?是要节制四镇,重整河山。可是诸位都知道,这所谓的节制四镇只有名头,没有节制之事实。至于重整河山啊?呵,我们都知道。重整河山,也是失败的,到现在都是失败的。
大明朝,和匈奴的战争,已经持续二十多年了,和李永昌的战争,也已经持续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以来,明朝越打越少,匈奴,还有李永昌越打,却越巨大。为什么会这样子?难道明朝没有军队吗?没有军队去阻止他们吗?
有啊,当然有啊。
幕府标营就是明朝的军队我们都是明朝的军队。我们有很多队友,近的大家都知道,江北四镇嘛!
可是,我们的好队友,那些江北四镇是什么货色啊!
我们可是同为大明朝廷统辖的军队啊!而江北四镇,在五月份,对着明朝的城池,攻城略地!这燕都啊,可才刚刚沦陷了,都没有一两个月啊!
先帝崇祯,还没死多少,这江北四镇就已经敢于攻略明朝的城池。
实际上,哪怕先帝崇祯,仍旧在世,就能阻止这些藩镇了吗!
刘良佐,刘泽清,他们攻打临淮,而且对着淮河大行劫掠。而高杰兴平军,更是围攻扬州府城,长达一个月啊。
怎么样?你们生气了吗?你们生气就对了。在场的的很多人,都遭遇过这场灾难,生气,就代表你们厌恨这些藩镇,这些藩镇将士败类。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对着明朝城池兵戈相向,这是八旗军都做不到的事情。
江北四镇大的兵卒,又是什么货色呢?据我所知,明朝,这个中国大地,已经民穷财尽,他们是谋生无路,才会去参加江北四镇,他们在参军的时候,都喊过荡平贼寇,忠于皇上。后来他们拿到了军饷,就把曾经的喊过的话,全部抛到九霄云外了!
我讲这些,是要说,到底有什么资格作为幕府标营?我们之间,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的难民,也有齐鲁燕都之地。我说这些,就是要我们,不要跟他们一样。我们都是幕府标营,我们是标营的士兵,不要变成藩镇士兵。
幕府标营,是为了收复河山!
我们不要和藩镇兵将一样,只是把这些当成虚假的,而是要事实上的,重整河山。
我们立下一个志向,在光复之前,重整河山之前,不要奢谈发大财,拿大钱,不要想着高官厚禄。
如果到将来我们去讨伐八旗奴,讨伐贼寇,将来我们扩军了,可是我们却变得追求高官厚禄,变得不再重视光复河山,那么就要沦为失败。这个幕府标营,也是失败了,我们,也是失败了!
在这中国的大地上,我们有两种敌人。一种在明朝内,一种在明朝外。
明朝以内的藩镇们,他们表面上忠诚于大明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口是心非,藩镇们的行动都是在祸害大明。
明朝之外敌寇奴兵,他们要掠夺土地,掠夺金银财宝,他们要消灭明朝,将大明的百姓,全部去圈为隶民
我们在将来,不但要做大明朝廷的军队,也同样地绝不能做专横残暴的藩镇败类。而是要把藩镇们铲除,从中国的身体上,挖出来打碎。
诸位,我们要重整河山,那么怎么去重整河山呢?就是为了这件事,史军门,组建了幕府标营。幕府的能力有多少,能不能倚靠?实际上,幕府很虚,很孱弱。
幕府,只有仁人志士的奋斗,没有幕府军队的奋斗,幕府没有军队,所以随便一个军镇,都可以在把持明朝的城池,可以把持地盘,把持明朝的百姓和土地。
为什么?因为幕府没有军队!
幕府如果没有军队,那么谈什么收复河山?所谓的收复,就是幻想,就是虚言!所以史军门,就要在扬州,在这个扬州校场上面,建立幕府标营。建立这个幕府标营是有什么希望?就是要讨伐贼寇,荡平奴兵。
这收复河山的希望,就在我们的身上,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这是标营的表字,标营的名字,标营的姓氏!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表字,我们的名字,我们的姓氏!
收复河山,就是我们的根本!我们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姓氏,来组成幕府标营,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情,就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的军队,这个事情,还是要失败。
所以,史军门建立这个幕府标营,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也是独一无二的希望。我们是要创造以光复为己任的幕府标营,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既然如此,不要做藩镇败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像那些为之奋斗的将士,统帅,那些为了明朝百姓天下,为了中国天下山河,而去奋不顾身,而去舍身忘死地去保护的英雄!
我们要学习和他们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英雄!明朝的英雄!中国山河的英雄!天下的英雄!
你们很迷惑的样子,是不是想要问我,有谁能够被叫做英雄?
你们想说,既然有英雄,我们为什么要逃亡,为什么要做难民,为什么要在扬州啊?
那好,我们一个个说一下。
袁崇焕,我们都知道他是罪臣,我们把袁崇焕,叫做有罪的督师。
然而他的战绩,不能磨灭。二十年前,他在宁远,以不满二万之兵,抵抗老奴酋的八旗大军,那可是老奴酋的八旗大军。
老奴酋的八旗军是什么?
出于建州之地出发,先杀散清河,铁岭的数万明军。曾经,明朝的官民们以为老奴酋,只是皮肤上的小毛病,只是癣疥之疾。当初我们原本以来,清河啊铁岭啊,这就是老奴酋的终点了。而事实呢但不是,老奴酋的胃口,根本不是区区一两个城池!它的胃口,是要这个辽东!
这只是起点!
从此后数年间,老奴酋,不但杀散萨尔胡的十多万明军,更是杀败了广宁城的十多万明军,靠着杀散几十万的明军的战绩,从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赫赫威名八旗军。
一直到袁崇焕的面前,一直到宁远城!当初袁崇焕和将军们,有满桂,祖大寿,朱梅等人。他们歃血为盟,向天上祭祀,他们立下誓言,要在宁远决一死战!而且袁崇焕发出通告文书,告诉山海关的守兵守将,只要看见有宁远的逃兵,立刻斩杀。
有宁远逃兵,立刻斩杀!
如果袁崇焕抛弃宁远,那么就从袁崇焕开始斩杀!
如果满桂,祖大寿,朱梅抛弃宁远,那么就从满桂,祖大寿,朱梅开始斩杀!
结果如何呢?我们都知道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反复炮射奴兵的攻城车,盾车,还有诸如此类的攻城器械。打出了宁远大捷,打出了辽东士气振奋,打出了国家军民振奋,从此大明天下才知道,老奴酋,原来也是可以被打败的。
有人不服气的样子,是想说,那是老历史了。
对这是十几年前的老历史了。
那么好,我们暂且不说。我们都知道这一场宁远之战,确实是十几年前的了。
那么,我们说一说,这几年的事情。
就说几年前的松山,锦州大战,明军大惨败,八旗奴兵却大胜,从此大明朝,再也无力去打败八旗军。这个战役,大家都知道的吧。
这场仗,我们输得有多惨呢?这被称呼为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我们把明军精锐,中国粮草,全部都打光啦!
曾经的洪承畴经略辽东,集结了八个军镇,有十三万军队,囤积在前线的粮草可供应数年。
而奴酋是怎么做呢?统帅奴兵,趁着后方空虚,夺去了明军的粮草。明军本身的主力还是完好的,没有被全军击溃。当听到没有粮草后,没有组织反攻,而是组织突围。可是突围期间,先后不能一致,突围那天居然就自己阵脚大乱了。
没有遵守军令,而是自行逃跑,导致全军混乱的的军镇,居然有整整六个。六镇啊,逃离的总兵,就有马科、李辅明、白广恩、吴三桂、王朴、唐通。
八旗奴兵趁机掩杀,杀得明军,那是尸横遍野!
我知道,这里很多人都见识过这场战争,你们知道,明军有多么惨!
而剩下的两个军镇,他们是曹变蛟、王廷臣。他们和洪承畴在松山,又坚守了半年左右,终于沦陷了。松山沦陷后,锦州也沦陷了,这一战告终了。
我们再以战论战,那一战,也不能说明军是完全地失败。哪怕是最后的两个军镇,其中的曹变蛟,对着奴酋发起了决死的冲击。向前冲击,打到了奴酋的大营那里。
曹变蛟率领一个军镇,就可以冲锋到奴酋大营,如果是八个军镇一起齐心协力呢?
我研究过那一次的战役,可以说,若是各镇总兵,能够团结一心,哪怕是突围也好,决死冲锋也好,都不是绝对地没有成功的希望啊。
在松山,锦州惨败之后,第二年,奴酋兵分两路,一路入关,一路对着宁远城,进行强攻。
也就是说,前两年的辽东,又打了一场宁远之战。
关内的明军各路惨败,我们都知道,我要说的是,是关外的宁远之战。
崇祯十六年,奴酋携带着大胜之威风,派了一个亲王,统领满旗,再加上汉人旗兵,合众统领数万大军,攻打宁远。
而宁远城呢?当时明朝的辽东,只剩下四万多的残兵败将。而宁远城内,更是只有一两万的明军在驻守,宁远城内的马匹能够有多少呢?堪战的马兵,不足三千!
那么奴兵的亲王,率领数万的旗奴,以大胜的威风,还有红衣大炮的攻城神器,去攻打区区一两万的宁远城,又是什么结果呢?
吴三桂,这一次,没有再逃跑了。
在宁远,吴三桂组织了那区区一二万残兵败将,用城内的红衣大炮,反复轮流射击。最终奴兵在宁远城下,奴兵损失惨重。曾经那些大胜的威风,在宁远城下,又再次打得丢失了。攻城的前锋,是奴酋所册封的所谓的三顺王,这三顺王冲锋在第一波,死得最惨,这些背叛了大明的叛徒,在宁远城下被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在这里,我要问你们,明朝调派了十几万的大军,所抽调的粮饷军饷厚重,为什么都只能惨败而告终。为什么袁崇焕,还有吴三桂,明明兵力不如他们,粮饷更加不如他们,却可以守住宁远?
为什么呢?
在座的很多人,都从辽东南下而来,都在辽东参加过战争,见识过这些奴兵。我想问,到底是什么战术,用一个人,去打奴兵的五六个人。
守城,对,这就是因为守城。可是我要问,同样是守城,为什么有的明军,用五万人都守不住区区一万的奴兵?为什么在辽东的袁崇焕,吴三桂,却可以用一二万的明军,就抵抗住奴兵?而且是数万奴兵。
辽人也好,齐鲁人也好,燕都人也好,我想问一下,如果守城那么轻易,如果守城就能赢的话,大明朝在长城,部署不止十万的军队。这十万军队在长城,为什么守不住长城?在关内呢?关内的长山大河,城池坚固难道就是少了吗?
难道说,宁远是比长城更好守吗?还是说比关内更好守呢?
不是,宁远更难守,宁远周围一片开阔,数万奴兵团团围攻宁远,但是依然守得住!
我想说的是,哪怕是长城,或者是关内,都可以像宁远一样,可以一个人,去抵抗奴兵五六个人。因为啊,同样都是明军,所以这样的胜利战绩,虽然少,但是也是明军所能够做得到的!
&nbs
光复山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