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秋佳宴
六年前。中秋佳节,举国同庆。
大将军张虔勖府中一片祥和热闹景象。
女皇武则天处心积于67岁高龄虑荣登皇帝宝座,成为真龙天子,一介女流以过人的胆识、魄力与机智令天下臣服,为受尽剥削与压榨的封建时代女性树立了榜样,是女性自立、自强的楷模,自此,飞上云端享尽荣华富贵,且励精图治,为杜绝贪污首创汉语大写字体,效果显著,政治清明,彰显女性驰骋疆场的英雄风范。
大将张虔勖举起酒杯,豪爽地发言:“今日张某人摆宴庆贺中秋佳节,各位高朋如友定要尽兴痛饮,喝个酩酊大醉,方才不枉张某人宴请之邀!
哈哈哈哈哈,众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佳酿,抹一抹嘴角,道:“一定,一定,哈哈哈哈。
将军又一挥厚实的大手,“喧,十二乐伶上殿歌舞助兴!”
“奏乐!”十二位身穿粉衫缂丝的妙龄少女在悠扬的乐声下如一朵朵天边绽放的华美夕霞般翩翩起舞。扭动着婀娜的身躯,恰似一只只艳丽的蝴蝶闪现眼前。将军见各位同僚皆啧啧称奇乐伶之舞艺精湛,面露得意之色,挥手示意,“再来一支!”歌舞声复又开始,在座的文官武将皆面露微醉之态,眯着眼睛欣赏,留着山羊胡须的老头儿捋着下巴,向周围的朋友微语:“不知是老朽老眼昏花,还是酒劲儿上来,竟觉得将军府中歌舞比皇家御用乐伶更加妩媚多姿!”
另一官员赞同,道:“歌舞于你我,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并无天壤之别,不过是些乐伶扭动身姿吸引眼球、赚些噱头罢了,可是今日,将军实在令我等大开眼界!”
旁边的老头儿将食指比在朱唇,向一位陶醉在纸醉金迷的英俊文臣处使了眼色,山羊胡等即可会意,不再言语。
将军何等机敏,目及三位官员窃窃私语,不禁诧异,“咦?三位何故低声私语,是在商量何等机密要事,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嘛!哈哈哈”
山羊胡惊愕,忙举杯解释,“将军莫要取笑,老朽虽年过半百,即刻便至古稀之年,可是亲眼目睹您府中歌舞方知以前所见皆轻于鸿毛呵!”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您老人家老当益壮,不错,府中歌舞皆由爱妻一手调教而成,长安城中无论哪一家名属教坊的师傅,都要惊叹夫人技艺哈!”
“哦?”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将军脸上洋溢着幸福之色,吩咐侍女,“去,请夫人到堂。”
此时,我的母亲,端庄优雅的婵娟夫人,正在亲自为我梳理发髻。薄薄的青丝一经她双手打理,竟都像水里的海藻般温顺柔软,高至头顶的双童子髻,两边各簪上一簇娇艳欲滴的樱花,活像童子枕上的顽孩儿。我对着镜子左照照,右望望,小嘴一撅,“娘,孩儿不要这么活泼张扬的发髻,孩儿不要这么活泼张扬的发髻。。。。。。
姐姐如嫣从外堂缓缓走进来,拾一拾衣袖,无奈地摇摇头,“妹妹,你又在朝娘撒娇。”
我觑一眼她的发型,顿时眼前一亮,高贵典雅的仙女式双发髻,周围簇满樱桃红珠玉石和粉色的蝴蝶碎花,一支挂着珍珠的汉白玉簪插在一端,随着姐姐微微摇头而动,使整个人的气质,宛若仙女下凡般清丽脱俗。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仍行。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比美人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远惭西子,近愧王嫱。生于孰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
我愣住了,呆呆的看着她,回过神来,便拽住母亲的衣袖,央求她,“娘,孩儿不要这一堆堆的花儿,孩儿也要长姐那样的发髻,好不好,好不好嘛。”
“你年级尚幼,怎适合这样的发型,还是乖乖地扎你的童子髻!”姐姐不依不饶,得意地瞧着我。我不加理睬,只朝她拌一个鬼脸,依旧央求娘亲。她乃是溪水肠、落花心般的娇弱女子,怎受得女儿这般央求,当下,给我换了仙女髻,对着镜子呆呆的望着美丽的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窗内帘卷西风,人影绰约,窗外,一朵乌云倏忽划过明月清丽的面庞,梳妆镜旁边怒放的菊花悄然凋落灵透的花瓣。“夫人,老爷请您到大堂接见贵客。”侍女喜鹊来报。“哦?我区区一妇道人家,怎可与各式男人相见,还是回避。”
喜鹊微微一笑,“哪里的话,夫人堂堂正室,家宴大事怎可回避须出席接待客人,何况老爷常说,他是周瑜,您乃美人小乔,此番盛况怎可无夫人祝兴?”
母亲莞尔一笑,道:“瞧这丫头的小嘴,越发地能说会道。想是我悉心调教的乐伶令众人见笑了。”
喜鹊欣喜若狂,“可不是嘛,夫人调教有方,所以众人都希望有幸一睹您的芳容。”
呵呵呵呵,大家乐作一团,笑得前俯后仰,母亲脸上绯云霞色,喜不自胜。记忆中的她,总是这般爱热闹的。
此时,窗外响起了烟火鸣放的声响,一朵又一朵璀璨夺目的五彩烟花绽放夜空,与屋檐上所悬挂的红通通的灯笼交相辉映,装点佳节,美不胜收。母亲将我和姐姐拉入怀中,“闺女,娘去去就来,稍等片刻,如嫣啊,记得看好妹妹,别让她乱跑、乱吃东西。”
母亲在漫天的绚丽烟火中轻移莲步出闺房,便加紧脚步赶往福寿堂招待贵客。父亲时常教导我们姐妹,作人要厚道,得饶人处且饶人,更要大方热情方能彰显大家闺秀女范。因而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举国同庆的节日,府中常常高朋满座,与父亲交好的同僚齐聚一堂,或比武论剑,或吟诗诵词,间或饮酒作乐,梦境盛况,如日中天。
热闹一天的张府终于平静下来,进入万家熄灯入眠的深夜。打更的小幺在府里从前庭福寿堂一直走到我和姐姐所居住的幽静斋,“小心火烛,提防盗贼”的陈词滥调越发清晰,我捅捅姐姐,说:“听说娘亲今天为众位贵客作《霓裳羽衣舞》,你想不想跳呀?”姐姐有些兴趣地覰着我,“怎么,你也想学?”一丝惊异划过心头,怎的,我还没说呢,她就知道了我的少女心事。她放下纤纤玉手中所执的檀木梳子,有些陶醉地抚摸着万千青丝,“娘说,再过几天便要教我《霓裳羽衣舞》中最重要的几个舞步,你若有空,可以来学。”我摘下翡翠耳环,定定地回答,“这个自然。”便与她相视一笑。熄灭蜡烛,爬上秀床进入了梦乡。
第一章 中秋佳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