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的生活,她为什么从社会这个生活圈消失?
胡珊妮是一般的ol女郎,上班下班、逛街买东西;她的生活单纯,或者可以说她上班时间投入心力,下班时间就是李至璋、要好的同事、朋友及家人的。她的信用卡缴款正常,没有卡债的问题,没有重大疾病,以现阶段的社会标准来说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幸福的人该有幸福的生活,她为什么从社会这个生活圈消失?
李家全在派出所服务十二年,对于这里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这座桥是仑美桥,以河为界线,右边是和美镇,左边是仑仔村,桥上常有货车经过,运送蔬果猪只的卡车都走这条路,会不会是路过的卡车载走胡珊妮?
不可能。威霸车队的队长说。我们若在半途中载人一定会用无线电通知其他队员。
威霸队长的话一点也不假,车队原本只是几个喜好无线电的司机所组成,彼此利用无线电通知道路状况,这对运送货物是个很好的支持组织,谁都不愿意踫到塞车,如果有塞车的情况发生,经过联络大家就可以走另外的替代道路,这不啻是节省时间的好方法,另一方面司机要是精神不济时就利用无线电和其他队友聊聊天,瞌睡虫因此不会上他们的身,这也是保持交通安全的好方法。
因为如此,除了威霸车队,另外也有好几个车队接连成立,譬如擎天车队、飞虎车队等等。车队和车队之间也会相互联络,他们是串联和并联共存。
我们车队的成员不会隐瞒事情,如果有人救起胡珊妮一定会通报给大家知道,车队的主要精神是互助,没有人会当车队中的讨厌鬼,一旦离开车队就失去所有的互助,包括路况支持以及其他救援;卡车最怕半路爆胎,如果附近有队友支持就会省时省力,队友会合力帮他换轮胎或顺路送货。
能不能帮我问问其他车队的人?李家全想了想。
没问题,联络之后我会给你电话。
威霸车队队长传过来的消息是没有人曾在那座桥搭载过人。
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我们虽是基层的劳工,但是心中也存有道义。
李家全明白他的意思,人的道德良心和职业无关。
谢谢你的帮忙。
目前的结论停留在胡珊妮可能活着,警方很努力地试图找出答案。
仑美桥区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左边属于仑仔村的是土黄带点灰黑色的泥地,泥地上有大小不等的石头以及黑褐色的漂流木,右边是一片苍郁的竹林,竹林里有间破旧的红砖三合院,房屋的瓦片残缺不全,虽是绿意盎然但完全没有诗情画意的感觉(或许还带点阴森),这里是和美镇。
附近的居民不来这个地方,游民的消失给人不安的联想(居民个人心中的联想,谁也不愿意随便打开这个话匣子)。
-桥墩附近根本没有能够攀爬的地方。
-如果在岸边或许能爬到高一点的地方。
-水来得太快太急了。瞬间的死亡是幸福的,连回想的时间都没有。
解决后悔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看它、不去想它、不去面对它。
因此瑟瑟凉意的竹林经常罕无人迹,久了之后变成阴阴森森的丛林,游客也被某种莫名的气氛摄住,往往走不到两步就裹足不前,他们顶多在河岸边戏戏水、烤烤肉,不过这些人都是外来客,本地的人丝毫不会把这个地方放进脑海里。
某天的向晚时分,镇上阿来伯闲来无聊,他不知该到哪里打发这段晚餐前的时间,左邻的老林到台中的儿子家,右舍的阿添因为连日的酒醉被他老婆禁足,当老朋友突然间无法陪你时,那种孤单是烦燥的,烦燥的心自然会想到清凉的地方,阿来伯信步走到桥边,一眼就看到那间三合院,不知怎的忽然想到竹林走走,几年之前他也是信步走到竹林,不意在竹林里捡到两千元,四下无人时财物当然是见者所有,老伯想着或许今天也会有不错的运气。
说是三合院倒也十分勉强,一字型的房子左右各突出一个房间而已。阿来伯年轻的时候是阿顺伯住在这里,三合院后面是阿顺伯的田地,那时候和美镇以种田的人居多,后来因为镇区繁荣,很多的土地变成建地,田地也被征收盖了民众活动中心、图书馆之类的公共设施,阿顺伯的土地是民众活动中心及公园预定地。
阿顺伯的田地被征收了,只剩下不到一分的田地跟这间三合院,阿顺伯有三个儿子,因为补偿费的发放让他们在一夕之间变成财主。男人们商量,不如拿这笔钱到都市做生意,(有了钱谁还愿意种田?)阿顺伯和三个儿子因此离开这里,一年或一年半之后阿顺伯落寞地回到三合院,发生什么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好开口问他。
《人性系列之2 埋冤 原创-詩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