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连斩两员无名之将,并不能说明什么。而现在,他居然是能与夏侯惇打成平手,并且从局势上看,一方想要取胜,必然是要在百回合开外,这怎么不让曹军惊讶而我军欢喜呢。
见魏延如此神勇,凌操便是叹道:“难怪当时魏将军来投时主公如此高兴,原来此人如此厉害。”说完,便是不再关注对阵两人,而是看向附近地形起来。
凌操的一席话,可是让凌统不服了。眼看原先无名之将居然有如此能力,他心中自然是不甘。而后他又是看见对面阵中有一员熟悉地战将,仔细一看,却是李典。于是他也是出阵向李典吼道:“李典快出来,吾与汝再战上三百回合。”
见约战之人乃是上回那员小将,李典自然是应战而出。上回打斗,是因为计策的需要,他并没有使出全力。而这回又见主将被一无名之将拖住,而凌统也乃敌军中一员上将,如能斩落此人,也可令魏延分心。
老对手再次交上手,自然是知根知底。虽然凌统在心中奇怪李典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强了许多,不过也没往心里去,反而是使出全力,定要是在此处击杀李典,不让魏延把此战风头全部抢走。
场中两队人马撕杀地是十分激烈,而场下的士兵则是看得眼花缭乱,不过即便如此,双方士兵都是在大声呐喊,为主将加油。
身为超一流武将,赵云怎能无视这两场战斗。不过此时的他还需要压阵,因此也只能按下那想要出动的心思。
而就在此时,凌操便是对赵云说道:“赵将军,此时我军所在之地界,虽然对于我军无害,不过周围不远处,皆乃险要地形,稍后如是开战,将军还要小心。”
赵云听后,便是向四周望去。身后乃是一大片树林,不过乃是刚刚走过,因此不必担心林中有埋伏。曹军后方也是一片树林,有无埋伏就不知道了。而南、北两面也乃是一片平坦之地,结合起现在的空旷之地,确实是是一片平原地带,非常适合骑兵冲锋。赵云在对四周的地形做出判断之后,便是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刚是想到骑兵,赵云便是一愣,随后再想到曹操不惜一切来阻拦大军前进,而后又是留夏侯惇大军在此。虽然此时曹军之中并无骑兵,不过身后地树林却是一个良好的屏障,藏下三五千骑兵根本就不成问题。于是赵云连忙是把这个想法说给凌操听。
刚一听到这个想法,凌操便觉得很可能是如此。白马大败,曹操被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是曹操兵力弱势之外,没有强力的突破口乃是关键。而如今在退守延津之时,曹操必然会从中想办法。而在结合附近地形之后,骑兵便是成了最好的选择。
要让骑兵来到延津,又要有突然性,走陆路自然不行,毕竟虎牢关外遍布我军探子,有大批骑兵出城,怎会没有察觉。而最好地选择自然是水路。不过船只狭小,能运的马匹自然少了。这样一来,就必需多运几次才行。而曹军千方百计欲令我军减慢速度,或许就是因为这个。
于是他们也是暗暗不布置,把四部之中的长枪兵与弓箭手集中在两处,就等曹军出来后便给予致命一击。
他们布置完毕之后,阵中四人仍然是相斗正酣。不过此时两人也是没有心情继续观战,一心看着曹军身后的树林,就看曹军打地是什么主意。
没错,曹操如此阻拦我大军前进,便是策划良久的行动。一来是因为战马体积过大,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把军队运到延津。而这么久的时间之中,也仅是运来两千骑兵,再加上原本那一千虎豹骑,共有三千骑兵。再来便是地点的选择,而此番交战的地形,正是曹操当时选择好的,因此才回一直阻拦大军前进。
不过曹操的计划完全是被魏延给破坏掉了。本来接到情报,还以为魏延是经过关系才有这一职位地,而谁有会想到,无名的他居然能够硬扛夏侯惇而不败。没有猛将带领,原本用来大战赵云的夏侯惇却是被拖住,稍后两军大战,也只能是胶着之势,这完全不利于骑兵冲锋。因此见到这样的情形,在暗处指挥的曹操也不得不下达放弃使用骑兵的想法。毕竟如果不能取得实效,还不如不出现,用来当作奇兵使用。因此便是发出了暗号,令夏侯惇撤退。
夏侯惇听到暗号,虽然心中不甘,不过军令如此,他也不能违背。只好是逼退魏延,带着李典向下一预定地点而去。
见夏侯惇撤退,赵云与凌操怕是曹军之诱敌之计。因此招回两将,细说原因。随后后撤至安全地带安营扎寨,并且派出快马把这些猜想回报于我。
第二百三十一章 曹操之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