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三章 先攻秭归[2/2页]

附身玄德 醉风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不那么容易了。
      说起这两人,我还差点把他们给忘了,等下散去之后一定要让人去查查他们在哪。不过就算查到也不能大张旗鼓地去请,毕竟这是刘表的荆州,而且他们两人还都是刘表的下属,我这样去请人反而还会引起刘表的注视。如果他把这两人强行留住,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正当我想着两位猛将之事时,各位军师皆已对徐庶出此计而感觉甚妙。我回过神来,见众人都是一副笑容,于是问道:“众位为何如此,如令刘表缓过劲来,当以如何是好?“
      此时鲁肃却是说道:“主公不必如此当心,难道主公没有看出,如今张绣已无战意,更有降意呼?”
      无战意而有降意,这是什么意思?于是我便用疑惑的目光看向他们,让他们继续为我解答。
      此时陆逊也是说道:“主公可曾记得,孙策是如何能进攻刘表呼?”
      “当是张绣让出宛城,令荆州门户大开,致使孙策寻到空挡,南进荆州。”我说道。
      “如此,主公可知巫县与秭归在何处否?”陆逊又是问道。
      我听后,便是走到地图边上查看起来,很快,我便是找到了这两座城池。不过当我看到上庸之时,却是发现了一个很令人惊讶地地方,因为上庸正在这两城的正上方。也就是说,只要张绣出兵干预一下,不要说孙策还能不能够支援此二城,就是粮草能不能运到还很难说。
      不过现在这两城还是安安稳稳地在孙策手上,并且刘表还拿这两城没什么办法,这足以说明张绣并没有想干预两家作战。这就足以说明张绣此刻没有战意了。不过他们怎么还说张绣有降意呢?
      于是我便问道:“怎会有降意?”
      “主公请看。”庞统指着上庸上方的雍州说道:“张绣首败之时,仍有大半战力,不过其却退兵上庸。而上庸之上正为雍州,正是曹操大军所在之地,降曹正有其一保也。”
      张绣降曹操?怎么和历史的进程一样,难道历史真的不能改变么?那我现在所取得地成绩也将会像历史一样灰飞烟灭?想到这里,我还真非常不甘心。而我的不甘心也是直接表现在了脸上。
      底下几人自然不知道我在想写什么,不过从我越来越差的脸色可以看出,我想的绝对是一件坏事。只是他们都以为是张绣降曹一事,于是纷纷笑起来。
      徐庶也是笑道:“主公不必多想,曹操与张绣有杀叔之仇,张绣定不会降曹耳。有降曹之意者,乃是贾诩尔。如张绣有降意,恐会去投孙策以为安身,或投主公以为报仇,也决不会降曹尔。”
      我听后,心中也算是放心了,脸色也是好了许多。虽然历史上张绣降曹也是贾诩劝说,不过现在多了一层杀叔之仇,想来张绣应该不会同意。而张绣不同意,贾诩这个怕死地老狐狸,当然是哪边安全就投哪边。如今张绣已失势,他再责一良主也未尝不可。现在他身边几位君主:刘表自然不会去考虑。而孙策素来大义,当然容不下贾诩。到最后贾诩也只能选择曹操。
      虽然贾诩投曹,确实是增加了曹操的谋士军团的实力,不过只要现实与历史不重合就好,其他的我还真没放在心上。
      于是我说道:“既然如此,元直又为何让刘表与其结盟?”
      “刘表居荆州之时,不思进取,如今战事一起,仅能依靠外力勉强支撑。如无外力,荆州必难持久。”说完,庞统笑了笑后说道:“若先拒一家之请粮之求,后又一家降其敌人,不知刘表如何能支撑。界时荆州并非大乱,乃是一面倒之势尔”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刘表身边有三根救命稻草。益州难行,首先排除一根。而我索粮,他不应允,自己拔除一根。而后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投降了,我也不知道刘表那身体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
      于是我笑道:“既然刘表欲害于备,那备算计他又有何妨。就按汝等之计行事。”
      在确定下所要施行的计策之后,我也是与众人商讨了一下行军之事后便各自散去。而我回到主营之后,便是招来一名亲卫,随后对他耳语了几句之后,便是让其下去了。
      我交代下去的,便是利用在荆州部署地暗势力为我寻找三人:诸葛亮、黄忠还有魏延。料想不久之后,我就能收到他们的消息了。到时候再看情况而定。
      就在我下达命令不久之后,大军也是开拔,向秭归前进。

第二百零三章 先攻秭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