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章 驰援荆州[1/2页]

附身玄德 醉风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百章驰援荆州
      第二日正午,三路大军都是依令出征。首先是关羽大军,随后是太史慈大军,在分别送走了两路大军之后,我也是发动大军上路。
      也正是因为我是从长江南岸进军的,因此我也是时隔好久之后,再次看到了扬州的发展。
      因为是赶时间,因此我并没有前去发展最久的吴郡,而是在丹阳郡登陆,随后再是向荆州出发。尽管我走的路线并不是此时扬州最富庶的地区,不过也是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扬州。
      想想当年进攻扬州的情形,人数稀少,并且因为技术原因和山越的袭扰,生产也是很落后的。并且所有路都是很难行走的,而且走出数里路,很难看到一些人,并且当时田地也是很少,所产粮食几乎和开发过后的徐州差不多。
      不过就是经过了我多年的发展,并且把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都传到南方郡县,这里的生产水平也是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并且在我下令修筑道路之后,行军条件也是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扬州本就有自身的特点,广阔的长江经过许多年而冲刷出的平原,在经过我的迁移百姓以及说服山越下山之后,扬州百姓也是得到的补充。此时我在行军路上,不时见到身着汉服或是山越服装的百姓四处行走,这足以见得扬州相处地很融洽。
      正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渐渐地,在我没有发觉的情况之下,扬州经过了几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了我的最大产粮地,几乎我全年的用粮,一个扬州便可完全产出。此时的扬州。已经显示出不弱与徐州地重要性。
      以上的这些,一些是我路上所见,而另一些就是徐庶告诉我的了。我在听后,也是暗叹当时取扬州的明智之举。
      或许是经过了休整的道路好走了许多,因此大军的行径速度快了不少。而这也是让我下定决心要在全领地内修建平坦的道路,至少几条主干道要修建起来以方便行军。于是在当天我就写信给陈群,让他一定要加紧这方面的建设,特别是青州与刚拿下地豫、兖二州。
      徐州与荆州间的距离自然不近。在经过了十余天的行军,我才是来到了南昌城,达到了扬州与荆州的边界。而在这一路上,我是一边观察扬州百姓的生活状况,一边是接受着荆州的情报。
      不过我所街道的荆州情报都是不怎么好的情报,本来开战之初,刘表就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导致孙策南渡长江成功。而现在双方正交战之时。他又是犯了一个巨大地错误,把荆北之地完全让了出去。
      襄阳作为荆州最大的城池,也是荆州的治所,不论是战争或是经济上都是荆州其他成池多不能比拟的。不过开战之初,刘表显然高估了它的作用。因此仅是在襄阳驻有重兵,以为襄阳不破,荆南就无事,因此他也是在此时把州治所搬往了荆南地江陵。以避孙策的锋芒。
      而刚开展时,孙策在击退了张绣之后,并没有像刘表想象的那样,进攻襄阳再进攻荆南,而是饶道而走,直接渡过长江,进攻荆州的腹地。这也是孙策能够迅速渡过长江地原因。
      孙策这番举动显然是出乎刘表意料之外的,因此荆南也没有什么防守。再加上荆州军队本就不如孙策军善战。现在又是有备对无备,失败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而后荆州军队又是全无斗志,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间接给孙策造了势。
      不过就在此时,刘表又是做出了一件错误的决定,那就是在有我军帮忙的情况之下,在荆州局势并没有到非常危急的关头之时,他居然是调动襄阳大军前来荆州。并且最关键的是。他居然是让他最信任的,但是一点行军打仗能力都没有地蔡瑁来防守襄阳。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当周瑜知道后方的襄阳没有大军防守之时,也是来了个疑兵之计,以少量兵力迷惑刘表,并且把刘表的主力牵着鼻子走。自己的大军则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击襄阳。虽然当时鲁肃看出了周瑜的计策,怎奈刘表根本就不听,在他看来,襄阳是不可能丢失地。
      就在刘表拒绝采纳鲁肃地建议,深信襄阳不失,并且还在调遣主力进攻孙策“大军”之时,襄阳失守的消息却是给了他一道当头棒喝。并且襄阳失守地原因正是因为蔡瑁的狂妄自大,直接是被周瑜诈开了城门。而后在城门丢失的情况之下,蔡瑁更是没有组织反击,反而是率先逃跑,以至于襄阳很容易就被孙策攻上手。
      襄阳被攻下,荆北之地完全丧失,并且荆

第二百章 驰援荆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