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听完徐庶的话,又见陈登和荀谌没有反对,显然是同意了这个方案,让我从中选择一个来执行。不过确实很难抉择啊:阻和退,都是能够解除袁术威胁的方法,不过所用之策却大为不同。
如果只是要阻击,那么派遣军中防守经验最出众的李通前去就行了。相信以李通的能力,并不需要分出很多兵力便可成功地挡袁术军于徐州之外,对我军迎战曹操军有很大的益处。不过这样一来,就要防备袁术在那没有战绩时分并支援曹操,这样主战场将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劣势。虽然这种情况很难想象,不过三家既已结盟,相互支援也并不是不可能。
而用退的方案,在我心中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在我心中就有一名绝加人选可以派往那里,而此人就是张辽。一来他的才能我是最为放心的,因为历史上的种种战绩都表名了他确实是一名大将之才。二来当时我与他约定,不让他与吕布交锋。现吕布与曹操共行一路,前去迎敌显然不能带他,这样正好充分利用人手。
不过想法虽然好,不过实行起来确有一点阻力:首先就是张辽是降将,虽然我对他的忠心没有怀疑,不过不代表我手下众将有不怀疑的。而且他在军中并无战功如此便带大军前去阻敌,难免众将之见会生出不愉快。
不过我再算算我和曹操的兵力对比:经过这几日的集结,彭城也能发出近二十万大军,除去前去阻挡袁术的大军,还能够和曹操抗衡。不过将才就有点难办了。就是因为那儿多了个吕布,现在我必须把手下武力排前的几个人都带去方能打成平手:吕布、典韦、许褚,还有夏侯兄弟,这些人都需要我手下那关羽、张飞、太史慈、甘宁和项成来抵挡。少了一人,都将会给我方这的高端武力对拼造成弱点,从而导致士气的下降。这样一来,还是需要张辽前去阻挡袁术。
这些念头都是在脑中一闪而逝,回过神后见众将还在等我抉择,于是我说道:“张辽高顺何在?”
两人显然是没有料到最先点到之人会是他们,都愣了一会儿后,才出列说道:“末将在。”
“备当初答应汝二人,不令汝等与吕布作战。如今吕布在曹操一路,备便不令汝等前去迎战。不过联军势大,备欲令汝二人前去迎战袁术军,可有把握?”我说道。
刚一说完,关羽等人便急了,正欲说话,不过被我抬手制止了。过了一会儿,只听张辽说道:“可是主公,我等乃降将……”
还没说完,便被我打断了:“文远不必如此说,熟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若不是已有约定在先,备还欲令汝二人随备前去迎战曹操。如今文远只需说,愿还是不愿去?”
张辽听后,立即说道:“末将愿往。”
“如此甚好,只是袁术前来,必定不少于十万之兵,不知文远需多少人马?”我又问道。
张辽顿了下后道:“辽只需三万便可击破袁军,如不能破,提头来见。”
“好!”我赞道:“吾便与汝三万兵马,不过能破则破,不能破则拖,切记不可令其支援曹操大军。”过了一会儿,我想到了一点,于是走上前去,解下身边雌雄双剑之雌剑,交给张辽道:“吾知汝只才,不过在军中并无声望,或许有人不服于汝。两军交战,最忌此事,如有不服者,可用此剑斩之。”
此时的张辽才知道我对他是完全信任的,于是下跪接剑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随后我说道:“其余众将,随我前去迎击曹操大军。”
众将应是。
第六十六章 战前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