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使者听完后,从腰带夹层中拿出一信给我,并且说道:“陛下所言,皆在此信中,大人一看便知。”
我把信拆开,只见上面许多是述说李、郭二人的暴行。看了好长一段,才把话题转到正题上:他承认我的皇叔的身份,并且还让那名使者带来了一张空白的圣旨,就是打算从新写过给我的命令,并且还为那人开脱,说是出言相试与我,是他的主意。一直到了最后,他才把最终目的说了出来:希望我能够救他出去。
看完了这封信,我也感慨良多。虽然我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刘备了,争夺天下的目的也并不是复兴汉室。不过我还是为他的处境而难过,生不逢时啊,出身在此乱世,当个皇上,只有名字,却无实权,确实无奈。
于是我对那名使者道:“信上所说,备定当遵守,只是途中相隔曹操,并不能现在就前往长安,还望陛下赎罪。”
那名使者说道:“哪里,陛下之意是,使君可假装应允李、郭二人之意,等到曹操攻打长安之时,不去偷袭曹操。如此,李、郭二人必败,皇上也可获救矣。”
原来是为了这个,看来这位皇上的经验还是不怎么高呀,在曹操手上,也不会比在李、郭手上好多少。或许还会更加艰难,毕竟乱世奸雄可不是盖的,到时候整的皇上没有任何脾气,看他那时再来求我。现在皇上都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拒绝,否则后果是相当地严重,于是我就答应下来。
见我答应了,那名使者也就相当地爽快,把身上的圣旨拿了出来。不过令我无语的是,他拿出来的是三份圣旨;两份是李、郭二人给我的。本来是要这名使者试探于我,如果我向着他们,就拿出官阶高的。如果不是,则拿出另一份。而第三份圣旨就是皇上所说的空白圣旨了,不过这也让我感叹这圣旨的不值钱。
随后使者打开三份圣旨,我走近一看,才知道有写的那两份的差距是那么巨大:低的那份只是封我个安东将军,兼领徐州牧。而高的那份,居然封的是镇东将军,假节督徐、扬,兼领徐州牧,差距可谓是巨大。还好这名使者并非他们的人,否则自己被人暗降了几级还不知道呢。
最后还是使者的大笔一挥,我的官职就变成:封皇叔刘备镇东将军,镇东将军,假节督徐、扬,兼领徐州牧。虽然上面只加了个皇叔,可是就这两个字,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
要知道,后面那些将军,州牧,都是一些官职,与我现在所执行的地位差不多,只是多了个名份而已。而那皇叔,则是正式承认我是皇室中人,是大汉正统,这个所产生的影响,估计比我就任为大将军还有效。毕竟,现在还有许多文人是死忠于大汉,比如荀?,比如诸葛亮等等,他们都是从小就灌输了忠于大汉的理念。现在我顶着这个名号,招来荀?是不可能了,不过招来诸葛亮那就简单了许多。
得到了这封圣旨,我是十分满意了。接着便是做下样子,迎接了圣旨就算完事了。本来是要跪下的,不过那名使者似乎是要讨好我,并没有让我下跪,理由是:我乃皇叔。这样,我还很乐意呢,毕竟长得那么大,还真没给人下跪过。
送走使者之后,现在的我可谓是名正言顺了,只需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势力,为争夺天下做准备了。
第六十二章 终有正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