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两簋被抬了上来。本来按照我的意思,这里应该放上九鼎八簋才行。不过被手下的那群文人给反驳了回去。毕竟,九鼎八簋乃天子所用。如果用在这,那不成了公然反抗汉了。而且再下面的规格也不能用,最后还是我用了主公的身份压下他们的意见,使用了三鼎两簋这一级别。
接着是上乐器。凡是古代的乐器,基本上在这都能看见。当然,最多的还是大鼓。战场上,战士们踩着鼓点前进杀敌,而现在,我还用鼓声来送别他们。另外还有一种我只在电视上看过的――编钟。作为中国古代音律最多的乐器,祭祀少了它怎么行。
最后则是上祭品。
准备工作做完了,正式仪式即将开始。
首先,是击鼓。在陈群的命令下,近百面大鼓就像在战场上一样,敲出了他们最为熟悉的鼓点。全场一片寂静,不过寂静过后,就是后方士兵们不自觉的敲打兵器。先是一人敲打,接着是数人敲打……到了最后,所有士兵都按照同一频率进行敲打,这声音甚至盖过了鼓声,成了主旋律。士兵们正在用这种方式来为这些兄弟般的战友告别。而我也是听地热血沸腾。
过了很久,在我的举手示意之下,士兵们才停止下来。而祭祀才能继续展开。
接着是宰杀牲口。猪、牛、羊各被牵了上来,然后在碑前宰杀,鲜血流了一地。宰杀后,三牲的头被放在了最前方,面朝石碑。
接着是恭读祭文。这篇祭文就由军师陈登来宣读。虽然我身为主公,是实际上军队的最高统治者,不过我并不能完全代表军人。而由军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陈登来,那就比较适合了。
接着是行礼。面对着保卫徐州而死的将士,我并不是行鞠躬礼,而是直接行跪礼,以表达我心中对他们的尊重。
大礼过后,预示着祭祀结束的乐曲响起。不同于开始的鼓声,现在的则是所有乐器一起发音,预示着未来更加美好。
祭祀过后,各自散去,只留下那些死去的将士们的亲人再单独祭拜他们。
纪念死者,鼓舞生者,这本来就是立纪念碑的意义所在。现在我为这些将士们树立了这么一块碑,让他们知道,就算他们死去,也将会被人们所熟知。
回到府上,我还在回味刚才那壮观的场景。并且我还发现纪念碑还不够完善,于是我有给了陈群几个建议――在埋葬尸骨的地方再立一小碑,上面刻上那场战役的时间和地点。
这此祭祀,在徐州、扬州乃至天下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领地内的百姓都争当士兵,每一天征兵处都是人满为患。而百姓对我的忠心也达到了最高点。毕竟在古代,没有一个君主会去纪念自己战死的士兵。
而在天下各路诸侯,都在骂我傻,一些低贱的士兵有什么好纪念的。有这些钱,去发展军力有多好。对于这些,我都一笑置之。他们哪会了解,现在的这些士兵,刚参军的时候,或许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然后呢?为钱?经常在死亡线上来回走的人哪会看重这些?那他们要的又是什么?
曾经做过一名叫兵的我深深知道,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一点荣誉,让天下人都熟知他们,仅此而已。
求推荐票,希望各位大大能够分出一票来投给小弟,先在此先谢过了
第四十七章 祭奠亡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