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早就收到陈登大胜,并且还降服近万余士兵的消息,让我大为欢喜。等到他回来的那天,我率领手下众人出城迎接。随后还开了个庆功宴,为三人接风。并且还封臧霸和有功的陈到、李通为为校尉,其余来降四人则为都尉。并且让臧霸原先的手下还给他,让他休整队伍,只留精锐,其余之人皆分田地成为农民。然后让臧霸着重训练他们山地作战的能力。
听到我要训练山地作战,陈登不解的问道:“主公,是否要对吴郡用兵?”
“嗯。”我答道:“此次元龙前往泰山,在此期间,吴郡严白虎欺人太甚,居然又来袭击广陵。还好提前发现,现备已让云长带兵前去阻击。只是如此并不是办法,因此备想远征吴郡。只是吴郡多山地。正好臧将军来归,而臧将军居于泰山,也为山地,应对山地颇为熟悉,故有所为。”
臧霸听了,立刻答道:“霸必定不负主公之托,定训练出一支劲旅以工差遣。”
随后又说了一些表彰的话,便各自散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都在为远征吴郡做着准备,中间也收了许多人才。首先要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颖川颖阴人荀谌字友若,也就是曹操的左傍右臂荀?的族兄,经过陈群的介绍,我才知道他的才干堪比荀?,只是终身未遇明主,最终没有成名于三国乱世。只是有如此大才,依照荀?的个性,不老早就推荐给曹操了么,怎么还在家中闲置呢?最后我问过陈群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原来任谁都会有私心的,荀?也不例外。荀?与荀谌是族兄,从下所学的东西也一样,而且才智相仿,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他们这一代的族长应该立谁?随便选个,这样不怎么好,但是两人才干不相上下,真叫荀爽无法抉择。就在黄巾之乱开始之前,他们二人便预见到了天下即将大乱,于是他们约定,各选一名君主辅佐,谁能帮助自己的主公取得霸业,谁就是下任家主。于是他们就各选明主了。
他们两人也没投过同一人门下:荀?在袁绍时,荀谌在韩馥手下做官。等荀?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投到曹操门下,才有了他施展才华的地方。而荀谌也发现了韩馥并不能在乱世存活下去,不过为了那个约定,只好设计引来了袁绍。不过他在袁绍手下的时候,也发现了袁绍并不足一成大事,于是弃官回到颖川。而回到颖川的时候,当时家主荀爽不想看他的一身才华被埋没,也知道他是不会和荀?一起任职的,于是向他推荐了我。
听完陈群的介绍,我才知道三国里还有很多被埋没的人才。而就是当中的一个。想想荀?的能力,那是全才啊。曹操能南征北战而不用担心自己的后方,全是因为荀?的功劳。而且我也试探过他,发现陈群所言不虚,荀谌处理政事的能力和陈群不相上下,不过他对于大局的把握是陈群无法比拟的。于是立刻聘为幕僚,和陈群他们一起处理徐州事务。
而另一人,则是我在三过里如雷贯耳的人物:巴郡临江人――甘宁甘兴霸,在长江上赫赫有名
第二十章 雄心大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