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我又和以往一样,一头钻进了茶馆。不过另我沮丧的是,我耳边一如既往的听到那些所谓文人雅士在那歌颂孔孟,只是今天的声音比往常大了点。我是不想听这些,在里面坐了下就出去了,心中满是失望。不过我也习惯了,自嘲地笑了下,带着几人往别处走了。不过我没注意到在我出来之后不久,一位文士也出来,并且在远远的跟着我。
出来的主要目的是找人才,现在我走了好多人才可能呆的地方,都没有看到有可能是人才的人。于是,我出来的主要目的是达不成了,体察下民情也比较好。一如既往,我和往常一样走了几个人比较多的地方,当然,我走的地方也包括贫民聚居居住的地方。看看实施的政策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因为我经常来,不管我怎么乔装,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被人认出来,然后就和他们一起聊天。听听他们对实行的政策有什么看法。
说实话,我宁愿和这些贫民百姓一起拉家常,也不愿意去和那些文人骚客去对诗词。因为和百姓说话,至少能得到百姓的心,并且还能知道自己的政策有什么不足,我有很多政策漏洞就是这样弥补的。而个文人说话,当今乱世,能得到什么?
我的这些举动,后面跟来的文士都看在眼里,不过我还是没注意到。我没注意到,不代表身边的刘贵没注意到。随后在我前往一处农庄的时候,刘贵把这名文士带到我面前道:“主公,此人已跟随我等好久,请主公处置。”
我看着这名文士,长像很普通,不过那一身的书卷气一眼就能看地出来。我示意亲卫把那人放了,对他恭了下手道:“先生不知有何事,一路跟随备到此?”
那人先是整了整衣服,后才对我一躬道:“颖川陈群见过大人,群前几日才到沛城,听得些许传闻,顾此群欲见见大人。”
听到来人自报是陈群,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不过后边他说只是想见见我,我顿感到好笑。随后又想到他所说的传闻,可能是被我那高的吓人的招贤令给吓到了吧!想在这求官。于是我对他说:“备已在先生眼前,先生已见过,备还有公事在身,先行一步,望先生见谅。”说完,我也不等陈群说话就走了。
见我就这样走了,陈群也不怎么生气,只是站在那又对我一躬。
第二天一早,门卫来报有人前来求官。我大感好奇,让他进来。等那人进如议事厅,我才发现那人就是昨天一直跟着我的陈群。见到是他,我也不客气,打了声招呼后就把一些政务上的问题问了出来。不想他没有像前面众人那样要想半天才答,而是脱口而出该怎么处理。见他如此,我便觉得他比前面众人的才学不知高了多少,而且处理能力不可同日而语。而后我有把那些比较难的问题说了一遍,陈群只是思考了一会儿后就给出了答案,而且给出的答案虽说和简雍的处理方法不同,确有异曲同工只妙,于是我立刻宣布他被录用了。随后把他介绍给简雍。以后的所有政务,便都是他们二人在一起处理,我便彻底轻松了。
陈群之后,还有一人,名叫李正,字继先。是法家的传人。是我前面录用的法家子弟推荐来的。遇到他的经历倒是没有什么曲折,不过他的才学也另我们折服,特别是他对法的见解,令我这个现代人都忍不住称赞,而且为人正直。我让他掌管沛郡的法治,督促全郡各官。
第十章 招揽贤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