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将这些难民驱散。
就因为那一点粮食,我看还不能填饱两个人的肚子,就有将近百人加入了抢粮行列。我想大家一定是饿坏了吧,即使知道希望只是一点点,也要去试试。现在我才知道我少宣布了一项很重要的命令:开粥铺。我立即让左右亲兵分别去同志关羽和简雍:一边让关羽先把军粮拿出一部分出来,开粥铺接济百姓。另一边让简雍贴出告示,通知百姓可去领取食物。
回到郡府,就被简雍拦着,道:“主公,我军存粮也不多,且沛城内粮草皆被曹军带走。只是现今灾民数少,还可支撑时日,不过时日稍长,我军便也无粮矣。”
“哦?”我现在才知道我军的粮食也不多,而且粥铺已经开出去了,不可能收回吧,收回的话,还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更大的乱子呢!实在是难办呀。“宪和有什么良策?”
“主公何不向陶公要粮?主公刚救过陶公,而且此事全因徐州之百姓,陶公必会同意借粮。”
简雍说完我才恍然大悟,这么近的地方有和大财主,我怎么就想不到呢。于是我即刻修书一封,召关羽前来,把书信交给关羽,并告诉他此事的重要程度,让他带兵三千前去护送粮食。因为是我亲自下的命令,再加上事关百姓的生死,关羽的脸上出现了少有的凝重,回军营准备去了。
关羽走后,简雍有说:“主公,如此无限制接济难民,对我军不利,望主公明鉴。“
“唔!”我听完后,并没有立即回答,随后我想到了那破败的城墙,让他们去修城墙不就好了,还有,现在虽说时节有些不对,不过种那些成熟时间较短的东西,来年还是有点收获的,于是我说:“确实,宪和,明日再贴一榜,言明每日每人限量供粮,并征集百姓修葺城墙,新修水利,那些原来沛郡居民,可凭手中地契领取原地。无地契者,官府则会分配一份土地,随后众人可到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如此。宪和觉得如何?”
“主公英明!”随后他还我向我汇报了下今天他所处理的大致情况。说完便下去了,想来是去准备相关事宜了。
第二日,告示贴了出来,起初修葺城墙还没有什么人来,人们都去自己的田地里耕种。不过在看到修葺城墙可领到更多的粮食,而且现在是时节也不对,于是修葺城墙和新修水利的人就多了起来。过了几日,关羽护送的粮食也已经到来,我们最后的顾虑也没了。各种政策也可以顺利的完成,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事干,就算现在没有收成,我还会继续开着粥铺,因此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也感的很开心,于是城内混乱的局势便渐渐稳定下来。
随后的半个月内,因为众人的努力,城内的治安渐渐好了,众多因战乱而外逃的百姓都已经陆续回来,小沛又恢复以往的安静。
第九章 初抵沛郡[2/2页]